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 “互联网+”港口技术成突破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0-31 23:41

    根据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2017年上海在全球综合实力前10的国际航运中心中已跃升至第五位。

    张婕姝表示,在航运相关的业务量、吞吐量、航运保险等方面,这几年上海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的。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张晓庆 每经记者 吴凡    

    10月31日,发布会现场 

    每经实习记者 张晓庆 每经记者 吴凡 上海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张海妮

    10月31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张林介绍,过去五年,通过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向绿色、智慧方向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其中,海港枢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邮轮港建设三大板块的受益最为明显。

    对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婕姝10月31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上海要进一步融合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这“四个中心”的建设。另外,航运也应和上海科创中心有机融合,传统航运要转型升级,往高端航运领域去发展,取得全球话语权。

    高端航运服务业仍存差距

    根据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2017年上海在全球综合实力前10的国际航运中心中已跃升至第五位。

    张婕姝表示,在航运相关的业务量、吞吐量、航运保险等方面,这几年上海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的。此外,上海在机构集聚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中远海运集运总部、船运保险机构的全国总部都在上海,波交所在上海也有办事处。

    海港枢纽方面,为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上海制定了《上海市绿色港口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张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已基本实现。

    使用岸电可使船舶每次靠港减少高达95%的污染物排放量。据张林介绍,目前,洋山三期码头6号泊位高压岸电系统已经投运,5号泊位新建岸电设施也将于近期验收;洋山四期码头的岸电设施建设工作将于明年初完成。

    此外,上海在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悉,上海港自2016年4月1日起率先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第一阶段控制工作。控制措施实施后,2016年4~12月全市二氧化硫浓度同比下降15%,其中浦东高桥监测站同比下降达52%。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目前,107家航空公司开通了至上海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的航班,航线网络遍布全球282个城市。面向国际,上海机场国际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全国占比分别达27.7%和48.4%,成为我国大陆第一空中门户。

    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升空港服务品质升级的重要途径。据了解,运行保障方面,浦东机场研制部署了国内第一个物联网感知机场围界防入侵系统;虹桥机场建设了国内领先的机场跑道异物检查(FOD)远程监测系统。

    对于旅客非常关心的航班正点问题,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贾锐军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浦东机场积极推进二跑道仪表着陆系统的升级建设,虹桥机场也正加速推进平视显示器特殊批准Ⅱ类运行,以提高两场低能见度运行效率。9月份,浦东机场放行正常率为70.81%;虹桥机场放行正常率为80.05%。

    此外,随着上海邮轮码头及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邮轮港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据张林介绍,2016年,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509艘次,邮轮游客吞吐量达到289.63万人次,跃升为全球第四大邮轮母港。其中,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11年底开港,5年内已经跃升成为亚洲第一港。

    对此,宝山区副区长苏平对记者表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已于2015年启动,2018年将形成“四船同靠”、年接靠邮轮800~1000艘次的运营能力,希望在2020年之前力争进入全球邮轮母港的第一阵营。

    “但是与伦敦、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在高端航运服务业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在保险、仲裁方面影响力还不够、业务量不大。”张婕姝如此表示。

    技术将帮助上海实现弯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发布会上,全球最大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亦引起了关注。那么,目前洋山港四期项目的准备工作怎么样了?其建成后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转型作出怎样的贡献呢?

    针对上述疑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方怀瑾表示,“我们建设了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从2014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以来,经过了将近3年的努力,目前四期相关设备调试和测试工作正在顺利地推进。从现在的情况看,完全有把握在今年年内实现部分泊位的开港试运行。

    “洋山四期是全自动化码头,包括码头的前沿、水平的搬运、堆场的装卸,甚至就是集装箱进道口,各个方面都是自动化的,应该说是非常先进的。此外,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张婕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事实上,通过方怀瑾的介绍,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传统的码头,在现有的码头条件下,洋山四期工程所能够达到的运营效率将比传统码头高很多。今年年内将有10台桥吊,58台自动化轨道吊和38台AGV投入运营,再经过一年的努力到明年基本上能够实现400万标准箱的通过能力。

    在探索全自动化码头的同时,上海也在利用其他的新技术提升港口服务品质。其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在港口、航运、货主、代理、口岸部门间建立统一服务平台,改革传统码头柜台受理业务体系,方便客户网上受理,降低了物流成本和时间,即是上海用信息技术推动港口高效运作的手段之一。

    此外,上海港口也在打造“e卡纵横”集卡服务平台来解决港口拥堵的问题。张林表示,未来,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港口技术的发展,将使整个上海的道路拥堵,特别是港区周边地区的拥堵有一个改善。

    “相关技术的运用为上海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中国在新技术方面有一定的领先地位,“互联网+”技术有利于航运企业在新的领域取得领先。”张婕姝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组建“国家队”进入健康医疗行业

    下一篇

    因销售费用大降遭质疑 白云山:子公司王老吉改变促销方式所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