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东风雷诺制定中期事业规划:“5万辆”后强化本土战略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9-28 00:03

    “在发展前期,东风雷诺的工作重点放在工厂和团队建设,以及科雷傲和科雷嘉的国产化上,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放眼到2022年的长远计划。”福兰透露,目前,东风雷诺正在制定中期事业发展规划。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陆佳丽     

    每经记者 陆佳丽 每经编辑 杨 翼

    跨越5万辆销量关口后,东风雷诺已开始寻求新的发展突破点。近日,东风雷诺技术中心测试跑道正式启用,这意味东风雷诺技术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其本土化研发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东风雷诺建立技术中心是其股东双方对合资公司提出的要求。“他们要求东风雷诺要有独立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车型的能力,并希望借此提升本土化研发水平。”9月21日,东风雷诺总裁福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东风雷诺是今年国内法系车企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合资车企,其阶段性的成功主要源于体量小并抓住了SUV市场高速发展的红利。对依旧是小众品牌的东风雷诺而言,跨过累计销量5万辆关口,意味着其技术研发、产品、销售和售后等体系均将面对新挑战。

    中期事业规划正在制定中

    东风雷诺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东风雷诺累计销量已突破5万辆大关,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80%,“确保6万辆、挑战7万辆、争取8万辆”的年终销量目标正稳步靠近中。

    “今年国内车市又回到微增长状态,东风雷诺有紧迫感,要在起伏的市场中站稳,取得稳定发展。”东风雷诺常务副总裁翁运忠向记者直言,从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留给东风雷诺的时间已不多。

    事实上,对于销售体量仍未达到10万辆的车企来说,能否抓住市场窗口期、敏锐洞察到消费者需求,产品是重中之重。

    2016年才推出第一款国产车型的东风雷诺,这两年能实现高增长主要依赖于两款SUV车型——科雷嘉和科雷傲,而这两款车型均由东风雷诺技术中心开发。

    东风雷诺技术中心作为雷诺海外六大主要研发据点之一,以及雷诺在华的唯一研发机构,未来,除具备东风雷诺所有国产车型本地化开发职能外,还将主导车型的全方位定义、设计和商品化开发。

    “在发展前期,东风雷诺的工作重点放在工厂和团队建设,以及科雷傲和科雷嘉的国产化上,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放眼到2022年的长远计划。”福兰透露,目前,东风雷诺正在制定中期事业发展规划。

    雷诺-日产-三菱技术背书

    在东风雷诺强化本土战略的背后,雷诺-日产和东风的技术“输血”是支撑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雷诺方面认为,汽车的未来在于发展电动、互联和自动驾驶车辆。在电动化方面,东风雷诺将实现两步走战略。一是,8月29日,雷诺-日产联盟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新合资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eGT)。

    “在中国市场,速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政府也很支持这样的合作模式。”福兰告诉记者,东风雷诺会借助雷诺在电动车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开发平台,采用专门或指定的生产线实现资源共享,各品牌的产品会拥有独立的DNA和调性。

    未来,东风雷诺也会研发自己的品牌电动车。不过,如何借助雷诺的先进技术来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车型,并有效控制成本实现上量是东风雷诺需要破解的课题。

    在自动驾驶领域,根据雷诺、日产、三菱汽车9月16日发布的“联盟2022”六年发展计划,到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联盟成员将陆续推出40款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车辆。

    目前,该联盟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试。而在中国市场,2016年12月,雷诺自动驾驶示范区在武汉后官湖畔建成。同年,雷诺自动驾驶车辆在武汉进行了相关路面测试,并基于当地路面条件信息对软件及算法进行了优化,开展适应中国道路环境的自动驾驶。

    虽然在技术上能够依托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强大背书,但在福兰看来,在国产化早期阶段,品牌知名度提升以及经销商网络拓展是东风雷诺未来要面对的挑战。

    当前,国内SUV市场降温的窗口期已很接近,而东风雷诺还未正式上马轿车产品,电动车又难在短期内上量。在此背景下,对东风雷诺来说,跨越10万辆销量大关的时间点更让业内关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金汽车“借道”陕西通家造车:淄博工厂生产资质难题待解

    下一篇

    东风改革进入深水区:辅业回归社会 主业“瘦身健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