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三大重点战略转变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平台 广联达抢滩千亿级数字建筑新蓝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5-12 02:11

      在设计阶段最大程度优化施工方案,实现建筑行业的“所见即所得”,让高效、节能的建筑到来得更早一步……走进广联达的智慧体验馆,仿佛就是踏上了通往未来理想建筑的时空机。

    1998年以工程预算软件起步,2010年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2016年实现营收20亿元,转型为建筑行业信息服务商——广联达(002410,SZ)在发展历程中以深耕行业为关键词,诠释了什么是“大道至简”。

    2017年,广联达在其“七三”战略规划开局之年提出“二次创业”,欲从建筑产业发展的协助者成长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从技术能力来看,广联达是离得最近的,也是最有可能的。”5月10日,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广联达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上责无旁贷。

    引领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身处行业,广联达以助力行业升级为己任。

    建筑业是中国很大的单体行业,近年来,该行业一直处于“超越GDP增速”的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已超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以2016年为例,我国建筑业总产值1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新开工项目60万个,同比增长24.8%,总投资50万亿元,同比增长20.9%。

    然而,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高耗能和低效率。麦肯锡最新的产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显示,建筑产业数字化水平仅高于农业,位居所有产业的倒数第二。

    传统的粗放式发展严重拖低建设项目效率。据介绍,欧美大型投资项目延迟率达20%,高达80%的项目会高于预算,在我国,建筑行业粗放式发展也导致全国建筑总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0%左右。

    在互联网及科技创新环境下,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深化建筑业改革,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加强技术研发应用。

    项目成功是否有标准?“我们对于项目成功与否的判断,可以参考英国政府对建筑业2025的策略和要求,即项目进度加快50%,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并满足质量安全目标。”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在2017年投资者大会上表示,这是建筑产业的使命,也是广联达的使命。

    “我们希望用‘数字建筑’帮助建筑产业实现工业制造精细化水平,让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刁志中表示。他举了两个例子,即长征七号和美国B777。其中,长征七号从设计、加工到出产,实现了“所见即所得”,而B777也实现100%整机数字化设计,开发周期从9年降至4.5年,工程更改量减少90%,成本降低25%。

    “所见即所得”正是广联达的能力所在。刁志中介绍,广联达正致力于架构数字建筑技术平台,将建筑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

    “过去,我们是这个行业的协助者,没有广联达,其他的公司也能够填补这个空白,今天,要成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成为主力军,应该说,广联达责无旁贷。”刁志中在总结时铿锵有力地说道。

    “T型”商业逻辑中的三大战略

    互联网引领下的这一大浪淘沙的时代,商业逻辑以及商业模式的选择变得更为直接,每个企业都将面临“T型”选择——要么在某一价值链横向整合发展为产业平台,要么在某一细分领域纵向打造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在“T”型之外的企业,都将面临变革。

    创立近20年,广联达从预算软件做起,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成长。2015年,广联达第一次宣布了互联网平台战略,在建设工程信息化进程中更进一步,再引行业之潮。

    刁志中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广联达要打造产业平台连接建筑领域上下游企业,像BAT一样搭建服务平台。

    广联达将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平台视为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下的必然选择。为此,广联达在2017年做出三大战略重点转变,包括业务重点、商业模式和核心能力。

    其一,在业务重点方面,从交易阶段为主转变为施工阶段为主。广联达提出,要在未来三年突破做实施工阶段的各种应用,打磨杀手级产品,形成深具客户价值的第一品牌。而在2016年,广联达已实现产品价值充分验证并进入快速规模化,解决方案的样板客户成功。

    其二,在商业模式方面,由License转变为年费模式。模式的转变不仅使用户一次性投入成本降低,还有助于广联达建立持续稳定的发展模式。以云计价产品为例,该产品已实现全国11个省份的产品交付, 在收入模式由一次性销售向年费转型的省份,用户转换比例平均达到 50%。

    其三,核心能力的转变,建立覆盖建造全生命周期的关键产品和服务。袁正刚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提出,要打造行业独特的图形和云计算技术,以及能简单快速实现基于BIM云行业应用的BIMFace平台,建立生态系统,强化核心竞争力。

    想要战略重点转移成功,研发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据介绍,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投入不足1%,整体利润仅为1%-3%,远低于其他产业。而广联达则推出“精兵强将”计划,选拔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并着力推进研发能力的提升。其2016年报显示,研发人员数量从2015年的1299人增长30.18%,达到1691人,占全体人员数量高达36.68%。与此同时,广联达对研发投入的金额也增至5亿元,较2015年提升14.95%。

    “对广联达来说,技术一定是核心竞争力,但技术还要转化成产品。现在客户对产品的感知越来越快,我们必须大力投入去做研发,当然,投入的比例还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和经营情况决定。”广联达新任总裁袁正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建造杀手级产品护城河

    “公司产品通过 BIM 技术打通并覆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具有较深的业务壁垒。”在2016年报中,广联达提出打造“杀手级”应用护城河,其中BIM作为护城河的核心屡被提及。

    BIM被业内认为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行业权威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以下简称TMR)预估2022年全球BIM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26亿美金增长到115.4亿美金。北美是目前最大的BIM市场,但是在2015-2022年期间, 亚太是最快增长的区域。TMR还预测称,2015到2022年期间施工方会成为最主要的BIM用户,预估复合增长率在22.7%。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BIM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1个省出台了BIM相关政策,2017年3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更是直接提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BIM的蓬勃发展还表现在联盟的不断涌现。据悉,全国级BIM相关联盟已有9家,另有15个省份有地方BIM联盟21个。

    风口将至,慧者先行。2009年,广联达就与斯坦福、马里兰大学合作BIM研究,开启了BIM之旅;2010年在广联达大厦上应用BIM,BIM5D研究开始,BIM5D Beta版发布……2015起BIM系列产品全面推广,发展迅速,在2016年,和万达围绕标准及平台展开了深入合作。

    标准问题曾是BIM产业发展需克服的一大障碍。2016年12月《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发布,该标准将于201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也有广联达的贡献。据介绍,广联达积极参与BIM 政策编制、BIM 标准编写、BIM 行业课题研究等,对BIM技术在建设行业中的发展应用的贡献不容忽视。

    业主方面也已吹来BIM的春风。万达、万科、上海中心、迪士尼、绿地集团等业主和项目明确要求使用BIM技术,潘石屹将BIM应用作为SOHO未来十年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王健林在万达2016年会上也多次提到BIM技术。

    广联达方面判断,BIM业务的发展趋势将从设计到施工、从单一产品应用向多软件应用转变、标志性建筑转向普通建筑项目、从桌面应用转向云和协同。自2014年市场化以来,广联达的BIM产品已经陆续应用到近千个项目中。国内两大BIM赛事,使用广联达BIM产品2016年分别占比为26%和44%,项目数量较2015年增长3倍。

    “二次创业”突出全球视野

    “我们从预算员开始,当时的愿景就是让预算员甩掉计算器,如果我们把认为上市是一个小小的成功,那么,现在我们面临二次创业,我们希望让每个工程项目成功。”在5月10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刁志中从初心说道未来愿景。

    刁志中介绍道,过去三年,广联达从10个亿的营收规模,做到2016年的20亿营收,实现了翻倍增长,以企业的“125”法则来看,广联达于2017年开启的“七三”战略规划想象空间值得期待。

    根据广联达2016年年报,其2016年营收为20.3亿元,较上年增长3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亿元,较上年增长74.85%。

    在“七三”战略规划开局之年提出“二次创业”,刁志中在投资者交流会中解释到,这源于广联达对于实现从全国工程造价软件行业第一到全球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第一的跃升的目标。

    在建筑服务业打造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广联达有着“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而在国际化布局上,广联达早已开始行动。

    2014年,广联达收购全球机电专业BIM 引领者芬兰Progman公司。2016年内,广联达的国际化业务面向亚洲、欧洲迈出坚实步伐,业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广联达2016年海外业务收入1.2亿元,较2015年增长38.92%。芬兰 Progman的核心系列产品MagiCAD 销售量高速增长;基于云的MagiCloud2016年初发布,年底已拥有70多个国家的 13000 多家用户;基于云构建的互联网产品Cubicost,此国际化新品的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在市场拓展方面,除原有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外,英国市场的开拓取得良好开端。

    “GLODON”的品牌在全球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已初步显现。广联达在全球范围的研发合作也更进一步,其中,广联达在硅谷设立大数据研究中心,与国内大数据技术团队合作,已掌握国际先进的大数据关键技术,为打造行业领先的大数据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诺奖得主托马斯·苏德霍夫支招“双创”:中国可以给科研更多的耐心

    下一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一带一路”活水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