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监会召集10家信托10地银监局“培训”:八大业务试点正式启动

    证券时报 2017-04-08 20:30

    银监会信托部4月6日~4月7日在京召集10家信托公司及10地银监局开会,会议主旨是对即将开展的八大业务分类试点作出监管部署。银监会信托部相关人士将八项业务分类试点定调为2017年的重要工作,要求10家试点公司做好八项业务分类的试点工作,包括债权信托、股权信托、标品信托、同业信托、财产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益信托及事务信托等。如果试点工作开展顺利,2017年第四季度将在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推广八项业务分类。

    信托八大业务分类试点马上就要在多地铺开。

    信托百佬汇记者获悉,银监会信托部4月6日~4月7日在京召集10家信托公司及10地银监局开会,会议主旨是对即将开展的八大业务分类试点作出监管部署。

    没错,这次被银监会信托部召集开会的10家信托公司即是被选定的10家试点公司,它们分别是外贸信托、安信信托、平安信托、中航信托、中融信托、重庆信托、陕国投、中建投信托、交银信托和百瑞信托。

    与之相对应,这次监管层召集的10地银监局即是与被选定的10家信托公司的属地监管机构——北京银监局、上海银监局、深圳银监局、江西银监局、黑龙江银监局、重庆银监局、陕西银监局、浙江银监局、湖北银监局和河南银监局。

    银监会信托部相关人士将八项业务分类试点定调为2017年的重要工作,要求10家试点公司做好八项业务分类的试点工作,要求10地银监局做好八项业务分类的督促和指导工作。

    非常关键的信息是,如果试点工作开展顺利,2017年第四季度将在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推广八项业务分类。

    八项业务分类是哪些?

    2016年信托业年会在上海召开,年会以“信托可持续发展之路:业务分类与商业模式”的主题,银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杨家才在会上首次提出信托八大业务分类,包括债权信托、股权信托、标品信托、同业信托、财产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益信托及事务信托等。

    一是债权信托。

    把资金借给对方,约定到期和收益的产品,就是融资类信托。债权信托目前占比70%左右,这类业务的突出风险是信用风险。

    二是股权信托。

    是指投资于非上市的各类企业法人和经济主体的股权类产品。这类业务的主要风险是公司的成长性风险,盈利点是股权增值与分红。

    三是标品信托。

    标品是指标准化产品,一般是可分割、公开市场流通的有价证券,包括国债、期货、股票、金融衍生品等。这类业务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盈利点则是价差、投资收益。

    四是同业信托。

    同业信托就是资金来源和运用都在同业里,主要包括通道、过桥、出表等。监管层认为,同业非标产品,包括拆借、短融、理财、资管计划等,都可以归为此类,信托公司可以做。

    五是财产信托。

    是指将非资金信托的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帮助委托人进行管理运用、处分,实现保值增值。此类业务就是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但目前信托公司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六是资产证券化信托。

    七是公益信托、慈善信托。

    杨家才表示,公益信托比慈善信托范围大一些,但慈善信托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慈善法第一次把信托公司作为单独的法律主体写进法律。公益信托与慈善信托是造福人类的事情,这块业务的风险主要是资金的挪用和占用。

    八是事务信托。

    所有事务性代理业务,包括融资解决方案、财务顾问、代理应收应付款项、代理存款等,都是事务信托。这类业务需要专业队伍,防止欺诈发生。

    混合信托怎么分?

    混合信托如何分类?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按照本次监管会议的要求,如果一笔信托业务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别,应当分别按照业务实质将对应业务规模计入相应分类。

    据了解,后续制定风险资本计算标准、保障基金认购标准时将考虑以实收信托规模为基础,按照信托文件约定以孰稿原则进行分类,项目结束前不作调整。

    信托业务分类顺序指示图 ↑

    这次监管会议还明确了信托业务分类的顺序。

    信托业务在第一个环节是按照信托目的划分,是公益(慈善)信托或其他;第二个环节是按照法律结构划分,是资产证券化或其他;第三个环节是按照信托财产类型划分,是财产权信托或其他;第四个环节是按照是否投向标准化金融资产划分,是标品信托或其他;第五个环节是按照信托资金投向划分,是债权信托(主动管理)、股权信托(主动管理)、同业信托(主动管理或被动管理)还是事务信托(被动管理).

    为何先试点后推广?

    回顾此前监管层公开表态,我们可以对此次八大业务分类试点及推广的脉络更加清晰。

    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志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业务分类是信托行业的根本性的制度,对此将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同时,其中涉及到信托业一些会计制度,比如一些科目的归属、规范,监管层也会与财政部及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这一事情。

    之所以先要进行试点,邓志毅分析称,尽管我们认为这一分类很完备,但这些年信托行业发展创新的步伐较大,我们担心这一分类能否将现有业务“一网打尽”。如果经过试点,证实确实是没问题,对现有业务都能够归类到这八类之中,那么我们下一步的全面推广就有底了。

    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按照自愿报名的方式,监管层选取出这10家条件较好的公司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信托公司一方面要推进新分类制度,另一方面旧的业务分类制度仍要正常进行,对公司内部管理、人才储备、风控水平提出较高要求。

    重庆信托一位高管向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八项业务分类科学,且是行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这是他们早先积极申请试点资格的初衷。

    八大业务分类意义非常

    不可否认的是,监管层对信托业务八大分类寄予厚望。

    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0.22万亿,是金融行业的第二大子行业。然而,由于信托业务没有定型,缺乏独立的地位,外界不少人士仍然不了解信托。

    杨家才在去年信托业年会表示,任何一个行业至少要有三个支撑体系,业务体系、保障体系及监管体系。目前信托的制度安排是完备的,八项机制、八大责任,还有信托保障基金和中信登。监管体系也日趋完善,已经有“99号文”,也即将出台《信托公司条例》。

    “探讨业务分类,主要是希望形成明确的制度安排,统一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杨家才说,确定业务体系也是为了解决风险,“当信托业核心业务体系、运行保障体系、有效监管体系这三个体系建立健全后,信托业就会成为堂堂正正、名副其实的第二大金融子业。”

    本文转载证券时报旗下微信号信托百佬汇(ID:trustway),作者:杨卓卿

    上一篇

    【银监会召集10家信托10地银监局“培训”:八大业务分类试点正式启动】银监会信托部4月6日-4月7日在京召集10家信托公司及10地银监局开会,会议主旨是对即将开展的八大业务分类试点作出监管部署。银监会信托部相关人士将八项业务分类试点定调为2017年的重要工作,要求10家试点公司做好八项业务分类的试点工作,包括债权信托、股权信托、标品信托、同业信托、财产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益信托及事务信托等。如果试点工作开展顺利,2017年第四季度将在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推广八项业务分类。(证券时报)

    下一篇

    【四川自贸试验区签发国内首张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近日,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签发了国内首张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长期以来存在的铁路国际联运单证物权问题得到突破性解决。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多式联运提单作无权质押,标志着蓉欧快铁在解决铁路运输凭证物权问题上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客户可以此提单作为银行信用证结汇的凭证,缩短国际贸易资金周转周期。(新华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