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投资领域,国资背景的深创投可谓一枝独秀。数据显示,深创投历史投资事件达767例,排在其前面的两家分别是IDG资本和红杉。成立十七年以来,深创投累计投资金额逾260亿元,其中116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6个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肖 乐 每经编辑 姚茂敦
每经记者 肖 乐 每经编辑 姚茂敦
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投资领域,国资背景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显得一枝独秀。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深创投的历史投资事件数量达767例,排在其前面的两家是1992年成立的IDG资本和2005年成立的红杉。按退出案例数来看,深创投以167例位列全国第一。成立17年来,深创投累计投资金额逾260亿元,其中116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6个资本市场上市。
体制内环境给深创投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助力与掣肘?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深创投进行了哪些革新?投出众多上市公司的深创投又有着怎样的投资逻辑?日前,在深圳举行的“创世纪 龙抬头 国际双创盛典”论坛上,针对以上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深创投总裁孙东升进行了专访。
激励制度由“8+2”变“10+4”
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曾经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单一的国有资本或者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在创投市场上运作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国资”与“创投”运营理念的矛盾,投资决策效率较差,激励机制不足,以及利益保护机制欠缺等,使得在创业投资市场上,国资创投缺乏竞争力。
然而,国资背景的深创投却成为了一个反例。来自深创投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投资企业数量、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均位居国内第一,累计投资金额逾260亿元,其中116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6个资本市场上市。
孙东升将深创投成功起步的一大因素归为较为“大胆”的激励政策,“1999年成立的时候,第一届董事会就给了一个比较激进的激励政策,即‘8+2’的模式,将每年利润的8%作为全体员工的奖金池,单个项目退出后扣除成本净收益的2%作为小团队的提成。”
私募基金行业通常实行的是20%的收益分成。同时,民营投资机构多采取的是合伙制,只要员工能够提供足够的价值,就可以成为合伙人,变成企业的股东,参与企业利润分享,这些对于员工能够产生很大的激励。
对比起来,深创投的“8+2模式”则显得激励不足。孙东升表示,“当时市场上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还比较多,虽然和20%的收益分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是很好的政策。”
孙东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深圳国资委给了一个更大的支持力度”。加大了激励,原来的“8+2”变成了“10+4”,同时开始在新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推行员工持股。根据深创投员工持股的相关规定,管理团队在管理公司中持股不高于集团及下属企业和管理团队合计股权比例的30%,该制度已在新设商业化创投基金中全面推行。
“因为一些国资监管的规定和要求,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和民营企业相比会有差距,怎样让国有企业在充分竞争的行业里去市场化的运作和经营,这也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孙东升说道。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国内共成立980只政府引导基金,其中789只已披露基金规模超3万亿元,2016年新设立的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均接近2015全年的水平。
孙东升毫不讳言在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上,深创投有着先天优势,“国有企业有政府信用,我们在和各级政府合作政府引导基金的时候,地方政府觉得投资有风险,国有企业更具信誉优势。”目前,深创投管理着大大小小遍布全国的政府引导子基金80只,规模233.17亿元。
孙东升表示,在管理政府引导基金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政府的一些诉求,“政府设立一只母基金,拿1000亿元也好,20亿元也好,都会有它的诉求。在总方向上要根据政府的诉求,但在整个运作经营上,还是要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去年底,深创投接受深圳市财政委委托,成为市政府引导母基金的管理人,全面负责总规模1000亿元的市政府引导母基金的管理工作。此前,深创投管理的总规模100亿元的佛山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已经在2016年9月实现首只子基金落地。
孙东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创投最近计划和东莞市签订一个母基金管理协议,“东莞在发生产业转移,有更多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进入,政府要制定一些政策来加快这种产业转移,同时也需要一些资金来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
“资产配置荒”下更要深耕行业
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基金募资规模从3470亿美元降至3360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市场募资金额大幅攀升至725.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49%。其中,2016年人民币基金募资金额较2015年猛增177%,达到548.9亿美元,占总募资额比例剧增至76%,而2012年至2015年间,该比例仅为40%左右。
“现在资金是越来越多了,关键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拿出的资金都是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孙东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政府的钱,民间的钱,再加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加入股权投资行业,而这么多资金涌入,下一步面临的则是资产配置荒的问题,这么多钱投哪儿去。”
对于众多风险投资基金追逐的“风口”,孙东升认为,实际上各个行业都有可能出现风口,“东方不亮西方亮,一些朝阳行业需要重点关注,但部分具有周期性的行业,也能够发掘出一些可以改变行业基本特点的企业。”
孙东升表示,资金量的增多更考验GP(普通合伙人)的管理能力,需要专业的团队,有专业角度的认知能力,才能够去挖掘、发现、培育更多中早期的项目,“我们会要求投资经理在自己的投资领域里选一个主方向和一个辅方向。常年在一个方向耕耘,自然而然会把握行业的趋势和走向。那种追风口,有很强的投机心态的是不适合做投资的,会给LP(有限合伙人)带来灾难。”
目前,深创投在IT技术/芯片、光机电/先进制造、消费品/物流/连锁服务、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化工、互联网/新媒体等领域投资了703个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初创期占比26%,成长扩张期占比63%,成熟期的占比11%,大量项目集中于成长扩张期。
孙东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述了各个阶段的投资逻辑,早期项目更多地关注创新性或者技术领先性,以及它的创始团队;后期的Pre-IPO项目相对简单,更多是判断它的合规性,确保其有较高的上市概率;成长期的项目则更贴近早期,“即使它财务上有问题,我们进去之后可以要求它规范。此外,成长期的项目可能已经有了产品,技术先进性有了验证,就需要关注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