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编辑 姚茂敦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编辑 姚茂敦
除了“云闪付”之外,银联又在二维码支付方面打响了移动支付的“反击战”。
昨日(12月12日),中国银联宣布二维码支付标准正式启用,主要包括《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以下简称《应用规范》)、《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以下简称《安全规范》)两个规范。
中国银联技术部总经理宋汉石表示,这对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提供了安全相关的标准依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快钱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宣布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
“我们将全力推进二维码支付产品在万达各个场景内落地,将银联标准覆盖到更多中产用户的消费场景中。”快钱方面人士表示,二维码标准的统一将有利于打破行业界限,满足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更高的应用需求等。
此外,易观金融高级分析师王蓬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随着银联及其成员机构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逐步推出相关业务,未来基于消费场景的市场争夺将更加激烈。不过,对于支付机构来说,二维码支付的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维码支付标准包含两个规范
一直以来,NFC、二维码、蓝牙在内的各种支付交互方式均是中国银联研究的重点之一。
昨日,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正式发布,包括上述《安全规范》和《应用规范》。
“《安全规范》从安全方面对二维码受理设备、手机客户端、后台系统等提出了具体安全要求,确保支付过程中账户信息及支付资金的安全性,对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提供了安全相关的标准依据。”宋汉石介绍到,《应用规范》则定义了二维码支付的应用场景和基于数字签名的安全机制,提出了适用于金融支付的二维码应用数据元,对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中的二维码编码方案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依据。
谈及发布上述标准的原因,中国银联方面进一步表示,移动支付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小微商户与持卡人的支付需求也涵盖多个层次。当前市场上,二维码支付已逐渐普及,银联的发卡、收单成员机构、银联卡的用户对于这一支付交互方式的推广与应用都有一定的需求,但跨行之间互联互通的市场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一些新兴网络支付机构在二维码(扫码)支付方面布局迅猛,不过,它们采取的是绕开卡组织直连银行的“三方模式”,而非包括卡组织、发卡行、收单行、商户传统的“四方模式”。
“基于卡组织的四方模式,与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差异仅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卡账户。正因为仍旧基于银行卡账户,不存在因资金沉淀在虚拟账户带来金融风险,消费者资金安全更有保障。”宋汉石坦言。
他进一步指出,银联还应用支付标记等技术,为二维码支付提供金融级安全保护,确保用户支付安全。
央行于11月9日就下发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支付标记化技术规范》,强调自2016年12月1日起全面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
快钱等成为首批支持机构
记者还了解到,包括快钱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成为首批支持上述标准的支付机构。
“这意味着我们旗下的所有二维码支付产品,将进入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条码支付受理体系,可在线上线下各场景内任意一台支持银联标准的终端完成交易,大幅拓宽快钱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快钱方面人士表示。
上述快钱方面人士指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引入,有利于快钱将综合化金融服务应用于更多场景,从而加速“场景+金融”战略布局的进程。此外,在移动化、场景化、数据化的趋势下,用户不断产生新的金融需求。二维码标准的统一将有利于打破行业界限,拓宽应用场景,提高安全等级,满足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更高的应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第二次大举动。
去年12月12日,中国银联曾联合20余家商业银行共同发布“云闪付”。
“目前,云闪付已发布的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了非接支付相关技术。”中国银联方面人士表示,“我们联合成员机构推出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将是‘云闪付’产品系列之一,作为现有非接支付类产品的补充。只要监管认可、产品技术较为成熟,安全风险可控,且通过相关检测认证,未来还可能会有更多的交互方式,纳入‘云闪付’的产品体系。”
中国银联常务副总裁蔡剑波也透露,“我们正在制定‘云闪付 ’二维码产品方案、业务规则、风控策略,以及接入流程等在内配套措施,期待近期‘云闪付’二维码支付产品的正式发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