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统计局长10天3提统计造假:确保数据“实打实”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6-23 11:08

    如今经济运行面临重大困境的东北三省,曾因多地统计数据“注水”而惊动中央。2015年,中央派出3路巡视组前往东北,发现多地“数据注水”问题严重。

    每经编辑 王辛夷    

    每经记者 王辛夷

    6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在江西调研期间表示,深化统计改革创新,坚决防范统计弄虚作假,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这是宁吉喆在最近10天里,第三次强调统计数据真实性问题。10天前,宁吉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狠抓数据质量,遏制统计造假。

    随后,宁吉喆前往河北调研时,再次提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防范数据造假、弄虚作假重要批示精神。确保各项指标数据实打实、真保真。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现在已经不再唯GDP主义,地方领导的压力小了,统计部门也就比过去更加实事求是了。

    统计局曾开会部署防范统计造假

    长期以来,外界对于地方数据之和大于全国数据的乱象,颇有微词。最近几年,高层对统计造假高度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表现在统计数据上就是实打实、硬碰硬、没有水分。

    “挤水分”很快看到了成效。2014年一季度,分省加权GDP增速只有8%左右,比上年降低1.6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0.3个百分点的降幅,各省与全国GDP数据匹配度较往年大幅提升。

    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分别召开了两次会议,主题就是部署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工作。

    进入6月以来,宁吉喆连续赴云南、河北、江西调研,在三个地方调研期间,他三次强调了数据作假的问题。

    在云南,宁吉喆强调,统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坚决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把防范和遏制统计弄虚作假、提高数据质量作为重大任务,强化责任担当。

    在河北,宁吉喆表示,要强化统计部门在提高数据质量、反对统计造假上的主体责任,增强担当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抓源头、强法治、严规程、建机制,着力提高数据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各项指标数据实打实、真保真。

    在江西,宁吉喆表示,要深化统计改革创新,坚决防范统计弄虚作假,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最近几年,全国的统计系统都在严肃打击统计造假的问题。”范剑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告别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地方领导的压力小了不少,统计部门也可以更加实事求是了。

    东北三省整肃统计数据弄虚作假

    据新华社报道,与其他省份相比,如今经济运行面临重大困境的东北三省,曾因多地统计数据“注水”而惊动中央巡视组。2015年,中央派出3路巡视组前往东北,发现多地“数据注水”问题严重。

    据中央纪检委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发布的信息,201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虚报项目投资19亿元,按当年统计公报披露的223亿年度项目投资总额计算,“注水”比例为8.5%;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过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坦言,倘若依照各地汇报的产业成长性计算,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都超过香港了。

    被点名的东北三省以此为契机,重点开展了整肃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以辽宁为例,该省调整了财政收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取消利用外资指标和城区财政收入指标考核排名,调整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对寅吃卯粮、空转收入等问题开展自查整改,坚决遏制财政收入征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从近期的数据来看,辽宁挤水分的成果相当明显。2015年,辽宁省GDP增速仅为3%,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值,全国倒数第一;今年一季度,辽宁省GDP负增长1.3%,比倒数第二名山西省还低了4.3个百分点。

    经济数据表现不佳,首要因素是经济运行情况欠佳,但数据挤水分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今年前5个月,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近50%,对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带来了显著的下拉作用。

    “单纯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除非出现战乱或者经济危机等异常情况,否则数据突然出现超过50个百分点的同比下滑,很难用经济周期本身的因素去解释。”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屈庆认为。

    屈庆分析,随着经济数据水分挤出效应的结束,辽宁省下半年经济数据对应的去年基数将大幅降低,而2016年以来辽宁经济数据环比已经转正,这也会使得辽宁经济数据同比增速有望加速改善,对全国数据的拖累效应也将逐步消失,在下半年经济大概率将走平的背景下,下半年全国口径的经济数据同比也有望小幅改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机器人企业存“低散小”隐忧 行业龙头将加强并购整合

    下一篇

    人民日报:“问题跑道”不能久治不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