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房价都把人压得都喘不过气了,为什么你我他还在往大城市涌?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5-02 17:46

    大城市的外来者都在纠结,到底是什么吸引自己留在这里,是收入水平?职业发展机会?还是丰富的文化生活配套?其实答案远非这么简单。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肖乐    

    每经记者 肖乐

    “最近好多的年轻人感到没有出路,这就是大城市房价带来的问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4月26日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的一场讲座中表示。

    但尽管房价高企,仍拦不住年轻人进入北上广深的脚步。过去一年,深圳的房价上涨超过50%,同时人口数量比上年净增59.98万人。

    在均价5万元/平方米的房价面前,深圳白领小嘉回家乡发展的想法异常强烈。毕业时,因为喜欢深圳的环境,她选择去深圳发展。每个月到手7000多元的工资,三分之一要付房租,为避免涨租还要和房东斗智斗勇,她觉得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实属奢望,“我又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人才,为什么留在深圳拼命?”

    大城市的外来者都在纠结,到底是什么吸引自己留在这里,是收入水平?职业发展机会?还是丰富的文化生活配套?其实答案远非这么简单。

    超大城市和其他城市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在他的文章《中国社会被分裂为四个世界》中,将我国社会分为了“四个世界”,城市—农村、中小城市—超大城市。而相对于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差别,超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更为明显。

    上述文章指出,2000年以来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特点是,流动人口主要涌向大城市,并且构成了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从2005年到2009年,对我国城市人口增幅贡献最大的是大型城市,占到了我国城市市辖区人口增长的74.39%,而中小城市仅贡献了25.61%。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流动人口流向集中的趋势不变,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中东部地区占比超过90%。

    “中国目前形成的地区发展差异之大,全世界都很少见,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可能是下一段发展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为什么人口拼命往东边迁移,700万人在这里打工,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待下去,就是因为只有在这个地方能够挣到钱,资本在这个地方集中。”李强表示。

    不仅是收入,与城市行政地位以及规模相配套的教育机会、医疗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治理、文化生活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李强指出,事实上,在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国情复杂的区域内,这些“政治经济社会区域”的差异一直存在,而改革以来政策侧重、发展策略的差异,可能进一步拉大、深化了这种差异。

    简单点说,城市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

    大城市越来越精英化?

    马太效应下,“乡村精英”、“中小城市精英”不断向大城市流入,而这种流动进一步拉大了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差距。

    “资本从来往利润低的地方流往利润高的地方。劳动力永远从价格低的地方流往价格高的地方,谁也挡不住。”李强说道。

    在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看来,房价飙升的深圳只会吸引更具有竞争力的人进入,“房价高低是城市竞争力的实际体现,没有哪个著名城市因高房价而衰落”。

    去年,王峰在《关于我市高房价与人才安居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近10年来,深圳一直是我国特大城市中的人口增长中心和资金增长中心,深圳同时又是全国大城市中最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持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在城市竞争力提高的情况下,其城市生活成本(包括房价)自然会上涨,也自然会有一些人离开;但同时也会有另外一些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人群进入这个城市。

    也有人对于高房价表示担心,据《南方日报》报道,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继朝表示,“如果年轻人的居住问题得不到解决,深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深圳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不过,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引进人才学历结构总体持续提升。2015年,深圳共引进留学人员7038人,市外人才137137人,其中包括应届毕业生71013人,引进留学人员和应届毕业生数量均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64.55%和16.99%。来深海归大多数留学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学习经济、管理、理学和工学等专业,其中来深创业人数为751人,占10.7%。

    过去一年,深圳引进人才平均年龄为26.7岁,35岁以下的占90.57%。深圳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的深圳对于新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年轻人会在深圳打拼几年,“但是工作上三五年,还买不起房,就会考虑离开。”

    离开后找不到工作?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工作机会还是薪资水平,大城市都更为优越,众人眼中的“风口”都在北上广深。“现在的毕业生,你说鼓励他们去小地方吧,他们去几天就回来了,因为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在小城市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结构。”李强说道。

    李强指出,中国小城市的衰落和大城市的繁荣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在世界各国也不太多见,“美国也是大人口社会,少数城市聚集很多的人,比如纽约。但是美国的小城市的职业结构跟大城市的职业结构没有本质的区别,一个大学生在小城市里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工作。”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小蕾选择了去上海工作,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前没有考虑过去上海,只是工作恰好找到了上海的公司。就她所在的金融行业而言,上海无疑是最优选择。“不过还好我是应届生,不然落户也是大问题。”小蕾向记者说。

    “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城市流动人口,普遍有较高的学历和职业技能,但在大城市往往面临非常严重的户籍排斥,上升机会、社会融入遇到障碍,但对于中小城市的职业机会和公共服务又感到不满,社会心态矛盾。”李强表示。

    据媒体报道,北京按严控人口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大学毕业生、非北京毕业生留京的指标逐年压缩。而日前发布的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关意见显示,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2500万以内,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增加人才比重。

    人才流入,城市竞争力上升,房价上升,这几个因素似乎互为推手,造成了城市之间的差异化以及年轻人心中的漂泊感。

    李强指出,人口流动和城镇的发展主要不在于住房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而关键在于人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发展,重点在于发展产业,创造就业机会,给予流动人口体面和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机会。

    【推荐阅读】专题报道|魏则西之死,谁之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老郑说汇:经济露疲态 美元连跌

    下一篇

    每经18点: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