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称,2013年10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2013年第50号),对48家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车辆生产企业进行了特别公示。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陆佳丽
11月12日,工信部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执行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14家车企被暂停车辆生产资质。这意味着汽车行业中的车企退出机制已经启动。
通报称,2013年10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2013年第50号),对48家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车辆生产企业进行了特别公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中有12家企业提出准入条件考核申请,并已通过考核,恢复受理其新产品申报;22家企业近期提出准入条件考核申请,目前正在组织考核;14家企业未提出准入条件考核申请,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已经暂停,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基本情况变更手续。
图为:14家被暂停车辆生产资质的企业
11月5日,工业和信息产业化部部长苗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示将于近日公示14家因未达到汽车行业生产经营合格要求而将“退市”的汽车企业。
苗圩表示,工信部于2012年7月发布了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对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企业、摩托车企业实行为期两年的特别公示管理,公示期满后,如果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企业就要退市。
对此,工信部于2013年10月15号发布了第一批特别公示企业公告,包括48家乘用车生产企业和改装客车生产企业。其中12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恢复了生产经营,还有22家企业,正在进行复核性考核,而剩下的即为本次公告“退市”的14家企业。
苗圩指出,关于“车企退市”这项工作,要按照长期工作制度坚持下去,为所谓的“僵尸车企”建立起顺畅的退出机制,将来实行有进有退的政策。现在我国虽已连续数年成为汽车第一大产销国,但却大而不强。
据了解,目前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84家,但如果按集团的口径统计,实际上只有76家,改装车企业有1056家。总体上,看汽车企业的数量还是偏多。
苗圩表示,建立汽车行业的退出机制,主要就是要打破汽车生产企业资质的终身制,建立起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督促落后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如果达不到,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来不断地提高汽车整车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这样能够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
2013年,工信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汽车业被列为九大兼并重组重点行业的第一位。《意见》还提出到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分析认为,现在开始着手清理这些“僵尸车企”,更多的考量还是要提高整车生产集中度。而在当前车市整体处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未来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汽车企业或将迎来一轮兼并重组的浪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