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诊所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一家门店出现恶性医疗事故,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连锁诊所的品牌。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周恒 摄影报道
◎每经实习记者 周恒 摄影报道
一家成立时间仅一年多的连锁诊所项目,在取得飞速发展之后,提出了打造中国医疗界uber模式的豪言。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连锁诊所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一家门店出现恶性医疗事故,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连锁诊所的品牌。而且,连锁诊所在管理等方面可以实现标准化,但治疗无法标准化,这也为连锁诊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资本大佬如何看待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有没有可持续性?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
一年多前,杨勋辞掉了一家在四川排名前三的医药公司副总职位,和人一起创立百汇吉连锁诊所项目,并担任总经理。他说,辞去干了9年的大公司常务副总,是因为看好连锁诊所的发展前景。
短时间内,百汇吉连锁诊所的网点以燎原之势分布在成都大街小巷。据百汇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百汇吉网点已达260多个。根据规划,百汇吉将以成都为起点,4年内实现跨省发展,5年发展网点2000个。此外,百汇吉还有更大野心——打造“中国式医疗健康服务uber模式”。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百汇吉的260多个网点中,约250个是加盟店。那么,百汇吉如何做到标准化管理?uber模式又如何落地?
已发展门店260多家
在坐在位于成都一环路环球广场的办公室内,杨勋显得踌躇满志。他介绍到,百汇吉的愿景是成为中国新型基层医疗与健康管理连锁服务第一品牌。
百汇吉网点在成都扩张速度极快。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诊所网点有20个,其中直营诊所10个,加盟诊所10个;截至今年7月,百汇吉网点已达260多个,其中直营诊所17个,加盟诊所250个左右。
杨勋介绍,百汇吉将以成都为起点,2年内实现全省跨市发展,4年内实现全国跨省发展,3年网店发展目标1000个。根据规划,百汇吉将打造线上+线下体系,线下以百汇吉连锁诊所体系为核心,打造有网点、医技、顾客支撑的“云医疗与云健康服务平台”,打造“中国式医疗健康服务uber模式”。
在百汇吉连锁诊所体系中,将布局基础诊疗、中医诊疗、慢病管理、康复理疗、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六大板块。杨勋介绍,百汇吉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构建好的理念,寻求合作扩展网络,用网络对接上游医院、下游诊所等资源,然后实现上下游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增值,增值就能产生利润。“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会和大医院对接,通过我们的平台,让诊所承接大医院患者的术后管理和康复,患者到诊所进行换药、康复,诊所就能产生增值。”杨勋说,诊所将保留增值服务的大部分收益,小部分上交公司,然后公司自己留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交给上游的合作医院。
杨勋表示,目前个体诊所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手法落后、利润增长点少、抗风险能力弱,而且竞争压力大,房租、人力等成本在不断提升,不改变只有死路一条。他认为,诊所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连锁化经营是必然趋势。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连锁诊所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一家门店出现恶性医疗事故,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连锁诊所的品牌。杨勋说,对于风险,他们也有把控和评估,首先加盟前会对诊所做评估,加盟后会对诊所进行监督。此外,公司还成立“百汇吉连锁诊所运营风险管理基金”,建立起风险化解与管控机制。
诊所如何做到标准化?
在百汇吉连锁诊所的260多个网点中,绝大部分是加盟店。根据百汇吉数据,他们参股的直营诊所只有17个。业内人士指出,百汇吉疯狂吸纳加盟门诊是一柄双刃剑,“既能成就它,也能毁灭它。”该人士还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百汇吉缺乏核心的医疗技术团队,对加盟店的标准化管理力度也不够。
对于诊所标准化,百汇吉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包括品牌形象与设置标准规范、医疗技术服务规范、运营管理与质量控制规范三大板块。杨勋介绍,除了这些标准化方案,公司还聘请专家,对诊所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等分别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治疗、管理水平。此外,公司还会对网点进行检查监督。
百汇吉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施效果如何?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家百汇吉直营店和加盟店,发现网点的装修和规划基本都是统一风格,诊所内显眼位置悬挂有管理章程规范。多家直营店工作人员说,公司制定了标准化的流程,还经常派人检查。
多家加盟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化方案,但实施起来太麻烦,他们并未严格执行,而公司宣称的增值服务等项目还没有落地,“经营好坏还是看自己。”
加盟诊所目前能感受得到的实惠是,公司经常会请一些专家讲课,能学到一些实用的东西,“品牌效应这些东西可能未来会体现,现在还看不到。”一名加盟诊所医生说。
在中钰资本投资部副总裁郭庆看来,百汇吉想得到诊所的认可,需要给诊所配有一些标准化的东西,比如简单的测试仪器,给予相应的技术培训,提供药品或耗材的供给,这样才能“抓住”诊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表示,连锁诊所的标识可以标准化,设备可以标准化,流程可以标准化,但最核心的医生却无法标准化。连锁诊所是一种好模式,管理方可以在培训上多下点功夫,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连锁诊所可以在管理、装修等方面实现标准化,但是治疗无法实现标准化,“就连大医院目前也无法实现治疗标准化。”
Uber模式落地难度大
根据规划,百汇吉将打造医疗与健康服务云平台,云平台包括总部与网点运营管理系统、基础诊疗临床路径标准化系统、开放式健康管理应用支撑系统、多终端会员管理服务系统等部分。
依托这个云平台,百汇吉将在线上推行“O2O、O+O”模式,打造“中国式医疗健康服务uber模式”。杨勋介绍,有些大医院的医生,有闲暇时间、有粉丝、有技术,但不愿意脱离大医院去开诊所,未来可以在百汇吉的诊所实现多点执业,“很多患者有求医需求,百汇吉就通过云平台把双方匹配起来,让患者和医生可以在他们的网点实现对接。”
医疗Uber模式能否实现?郭庆认为,患者可以通过APP看身边有哪些医生、诊所,然后进行选择,这些是可实现的,而且很多公司也在做这个,“关键要看平台能否吸引医生入驻线上,医生本来就是稀缺资源,他们凭什么入驻你的平台?”
史立臣表示,未来向顾客推广APP客户端的难度也很大,而且特别烧钱,“有个医疗机构在2013年向客户推APP,只要下载APP的客户,就赠送价值40多元的保健品。用这种方式做了一年,才发展2000多个用户,而且这2000多个用户转化的门诊率也不高。”
史立臣还指出,现在到诊所就诊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很低,连锁诊所通过uber模式抓住老年人客户的机会很小。就算通过老年人的子女进行传导,难度也很大。
如何解决用户发展问题,杨勋表示,公司未来将通过下面实体诊所、会员营销、承接大公司员工医疗福利等方式发展用户。他坦言,公司目前还处于投入期,都是以千万为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核心服务体系的研发三方面投入很大。”有业内人士还指出,百汇吉这种云平台的模式,未来可能面临盈利模式不明确的问题。
《《《
中钰资本投资部副总裁郭庆:全科连锁诊所大有可为 医疗行业难有“哑铃效应”
◎每经实习记者 周恒
不管是雄心勃勃欲打造诊所界“红旗连锁”的吕医生,还是致力于打造“中国式医疗uber模式”的百汇吉,都对资本介入持开放态度。
那么,资本大佬如何看待这种新兴的连锁诊所模式?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NBD)专访了中钰资本投资部副总裁郭庆。郭庆表示,医疗服务中的全科连锁诊所将大有作为,资本也在密切关注该领域,不过全科连锁诊所还属于起步阶段。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自建连锁诊所模式还是平台构建模式,都很有发展前景,关键在于布局的速度和其内在资源的厚度。
自建全科连锁大有可为
NBD:目前,医疗领域兴起一种连锁诊所经营,您怎么看待连锁诊所的前景?
郭庆:全科医生连锁诊所将来大有作为。现在,随着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除了已经脱离了体制的医生外,现有的医院医生是有机会到诊所去坐诊的。
这种全科医生连锁诊所和个体传统诊所相比有很大优势。首先是连锁和个体之间的品牌优势,其次是标准化诊疗的优势,再有是连锁布局的地域优势,然后是执业医生群体的技术优势。
因此连锁诊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把握医生质量,对医生进行统一的培训,对诊所进行统一的品牌的管理,这些能够做好的话,做全科医生的连锁诊所是非常有价值的。
NBD:这种连锁诊所模式,扩张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郭庆:首先是医生资源问题。医生资源本来就很少,连锁诊所扩张要有足够的医生支撑,医生资源匮乏让他们扩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其次是管理上容易遇到问题,管理方面整体的设计和方式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还有就是,一定要立足于优势区域,跨区域的连锁模式是我本人不看好的,本身诊所的体量就很小,再跨很大区域的话,管理半径太大,很难形成优势。
NBD:资本对这种模式的连锁诊所持什么态度?
郭庆:据我所知,资本对全科连锁诊所是非常关注的。但首先,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比如现在各地审批诊所的政策不一样,有些地方很积极,但有些地方存在政策滞后性。
其次,各种生态的全科连锁诊所目前还处于天使和VC轮阶段,我们目前更加关注在医疗服务中病种清晰的专科连锁医院的发展,在全科连锁上会支持区域性的有明确医生资源的项目,会寻找项目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以及有明确发展方案的项目投资。
医疗行业难形成“哑铃效应”
NBD:目前还有一种建设连锁平台的模式,成都有一家公司通过整合现有诊所,对这些诊所做标准化的管理,后期还会建平台,让医院和诊所对接,做增值服务,准备打造医疗界的uber,你觉得这种模式前景如何?
郭庆:这种模式很好,方向没有问题。包括和上游医院打通、后期打造uber模式,都是可以实现的。患者可通过APP看身边有哪些医生、诊所,然后进行选择。
不过,这个行业门槛还是很高。做这样一个平台,首先需要很多的资源,后期考量就是综合资源够不够,或者说能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其次,这个模式需要很强的地推团队,所以后续管理和管控非常重要,但无论哪个模式,后面比的都是内功。
NBD:这种平台式的连锁模式,和自建连锁诊所的模式,您认为哪种模式未来的前景更好?
郭庆:我个人更倾向于自建模式的发展。医疗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大一样,经营互联网平台的公司,我认为非常讲究“哑铃效应”。就是要求哑铃两端都要很大,比如淘宝上面有很多卖家,也有更多买家相匹配。比如uber,它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它上面用车的人和开车的人两个群体都很大,都可以快速增长。
而医疗行业不一样,医生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特别是在专科领域的医生资源匮乏,决定平台很难形成哑铃效应。例如中国专业的心理医生、专业康复医生等的数量很少,你很难在这些领域构架一个平台型的模式。另外一点是自建模式是基于现有资源,成熟一家扩张一家,盈利模式相对明确。平台化发展的模式,盈利点较多但感觉上因为加盟制的因素,很难掌握核心医疗资源。
NBD:您认为平台连锁的模式如何发展?
郭庆:可以用第二种方式,做第一种方式的事儿。用平台的优势,可以快速进行扫荡式的扩张,同时必须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把加盟的诊所变成自己的,把医生资源管控好,然后输出品牌,统一经营这些诊所。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厉害了。
轻问诊模式将成困局
NBD:现在一些连锁诊所也在布局线上,做互联网+,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郭庆: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的模式有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为工具,搭建供需平台,比如淘宝、京东,这种模式对于技术和用户的要求不是很高,核心在于供需双方的契合;另一类是以技术或模式为核心,然后互联网化,这种模式技术本身很重要。
互联网医疗大部分是第二种,就是以医疗技术服务为核心,用互联网的手段收集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判断,反馈到医疗的应用、管理中,医疗机构向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发展。这是医疗发展的趋势,医疗机构必须要做这件事件。
NBD:现在,包括丁香园、春雨医生在内的线上平台巨头也开始布局线下诊所,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郭庆:春雨医生做得比较早,在医生资源挖掘上也是比较早的。如果一直走轻问诊模式,一直走下去必定是困局。因为医生通过这种形式的远程问诊,通过文字性和图像性的东西问诊,只能解决皮毛的东西,不能解决实质性的诊疗。且受体制、政策和医生资源所限,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这种不可持续性,春雨医生开始发展线下诊所,利用他们现有的医生、用户资源和春雨医生品牌,迅速搭建线上线下系统,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布局。丁香园也在布局线下诊所,这就看他们哪家动作快,哪家的准备充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