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建制约亚洲发展 中国“三招”补短板

    2015-03-27 01:16

    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如何?中国可以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李泽民 发自博鳌    

    每经记者 胡健 李泽民 发自博鳌

    博鳌再聚首,纵论新未来。

    昨日(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始举行。历时4天的论坛,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今年最受关注的“博鳌话题”,无疑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因为这两个话题真正意义上关乎“亚洲新未来”。

    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如何?中国可以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瑞银高级独立顾问、前首席经济学家乔治·马格纳斯专门接受了每经记者的采访,并给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从论坛首次发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前瞻指数来看,亚洲经济发展总体上审慎乐观,发展机遇多于挑战,风险大多可以规避,增长潜力大可挖掘。

    作为东道主,中国着力推动的亚投行及“一带一路”成为论坛最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从本次论坛围绕一带一路的分论坛和参与区域来看,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成为议论的重点。

    亚洲经济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亚洲国家所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崛起的中国经济会给亚洲带来哪些新气象?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3月26日专访了瑞银高级独立顾问、前首席经济学家乔治·马格纳斯。在他看来,亚洲国家普遍面临基建缺口,而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所投入的资金支持,将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国之间互联互通发挥作用。

    基建拖累亚洲经济增长

    NBD:本次博鳌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您怎么看待亚洲国家经济现状?

    乔治·马格纳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来说,基础设施建设会影响其GDP增长和未来发展的预判。

    亚洲持续推进的城市化将带来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海量需求。目前的证据显示,薄弱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渐拖累经济增长,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尤其是这样。这个现象在东亚、东南亚以及印度非常明显。

    中国提出了很多增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倡议。不过,增加和改善基础设施虽然可以在短期甚至中期内刺激市场需求,增加市场供应,并且带动经济增长,但却难以保证长期作用。这一点不容轻视。

    NBD:基建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从这个意义看,亚洲国家面临哪些问题?

    乔治·马格纳斯:的确,亚洲国家需要正面应对基础设施的挑战,但由于效率和治理问题,推动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的理由却值得商榷。亚洲在效率方面的全球排名通常比较靠后,而效率是权衡经济收益和成本的关键。换言之,基础设施带来的生产力是衡量经济利益的最终因素。有机构指出,除了拥有世界级水平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外,亚洲在基础设施质量方面的全球排名并不乐观。

    资金掣肘已成普遍难题

    NBD:从资金角度看,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掣肘怎样?

    乔治·马格纳斯:在2010年对32个亚洲经济体基础设施需求所做的评估报告中,亚洲开发银行预测,在2010年至2020年间,亚洲的基础设施支出缺口为8.2万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GDP的4%。报告认为,发电和交通运输,以及电信、供水和卫生设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然而,自此份报告发布以来,各国在扭转不利趋势方面几无进展。唯一的例外是中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出台了刺激计划。大部分刺激资金来自银行,其中约三分之一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基础设施热潮无疑加速了2008~2012年中国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此后这股热潮逐渐冷却。

    目前,住宅地产投资正处于长期性衰退,而在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以及融资、债务和现金流制约的影响下,其他形式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也已放缓。

    NBD:各国在此问题上是否需要有计划性地做一些调整和努力?

    乔治·马格纳斯:各国政府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利用当前的庞大储蓄,建立起养老基金和保险资产储备。亚洲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其实尚不成熟,政府还需要加强其深度和广度,并研究如何让它们在公私合作框架下与私营企业合作。这些工作涉及到关于金融和银行业改革的国内政策议程。

    中国“三招”带来积极影响

    NBD:亚洲多数国家在基础设施上存在欠账问题,此次论坛也聚焦于此,您怎么看待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态度和努力?

    乔治·马格纳斯:去年第三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吸引外资,这个消息虽然很重要,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对于对外投资的关注,加上中国支持或者成立的三个“机构”,对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来说非常重要。

    2014年7月,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共同宣布,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拥有500亿美元的初始资本,其任务就是为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发展资金。

    中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的分量将会更加突出,该行拥有1000亿美元的初始资本,中国将出资一半。亚投行当然也可以与亚行合作,弥补亚洲急需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

    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倡议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已经建立丝路基金,这个基金将为从中国内陆省份以及部分中亚、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事实是,中国正在变成一个资本净输出国,上面提到的这些机构,都会为中国的新身份提供支持。不过,这些机构要想在未来几年里发挥重大作用,恐怕还要面对很多约束。这些宏伟又美好的战略投资规划,尤其是那些跨境投资,不仅需要时间和政治决心,也需要解决难题的能力。

    《《《

    论坛观察

    博鳌小镇:互联网金融的意见场

    ●每经记者 李泽民 胡健 发自博鳌

    博鳌亚洲论坛启幕前夕,作为全球市值第一大行的工行发布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战略,这在业内看来,对互联网金融业态有着里程碑意义。

    回看两年前的博鳌,这个微风拂面的小镇,诸多经济学界的大咖为互联网金融的何去何从纵论评说,那时节,还有颇多声音聚焦在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存不存在的问题,认为是一种“伪概念”。

    时至今日,这一领域远不止是“微风”的等级。

    行业自律VS监管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议题,毫无悬念地再度聚焦互联网金融,在3月26日下午的论坛上,与会人员紧紧围绕着行业的自律和监管来展开。

    目前针对这一行业,我国还没有出台明确监管的规则,而学者认为今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之年,过去三年监管层也做了大量调研。

    陈龙说这其中主要是余额宝的推动,其用半年时间做成了中国最大的基金。这位长江商学院的教授,说互联网金融确实需要合适的监管,但是余额宝对传统银行的冲击,都不是简单的监管套利,而是符合商业逻辑、实在的金融创新。所以他认为先要鼓励创新,再来进行一定的监管。

    风险控制VS专业化

    风险控制,无疑是这一行业的立身之本。今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投哪网CEO吴显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可控,互联网在信息对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交易成本更低,处理能力更强。

    这位80后创业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府的监管政策出台后,业内定会重新洗牌,最后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强者生存,但是在现阶段,行业需要一定的自律。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指出,作为信息中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采取类似于直接融资的充分信息披露原则,关键是信息充分公开。目前形成的共识是,行业还处在初期,对金融体系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长远来看,有必要将此纳入金融安全网范畴。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人黄震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跑马圈地大致圈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必须要靠精耕细作,所以专业化的要求需要提上日程。

    而在此次会议上发布的《2015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则建议,应从完善机制设计、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建立并完善监管、自律框架三方面入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百度整治违规医疗推广 莆田协会激烈反弹

    下一篇

    外管局释疑结售汇逆差:很多出口收入未结汇,变成了外汇存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