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消息令券商股持仓者,尤其是融资买入券商股的投资者忧心忡忡。那么,证监会的处罚对后市影响如何?券商股将小幅回调还是一蹶不振?中信证券大股东减持国有股又释放出什么信号?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笛
每经记者 赵笛
券商股可谓本轮行情龙头;融资资金则是本轮增量资金龙头。
现在,这两大龙头都被勒紧了绳索:1月16日,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有12家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违规,并分别给予相应处罚。而中信证券又在当晚发布了大股东减持公告。
上述消息令券商股持仓者,尤其是融资买入券商股的投资者忧心忡忡。那么,证监会的处罚对后市影响如何?券商股将小幅回调还是一蹶不振?中信证券大股东减持国有股又释放出什么信号?
1月16日(上周五)收市后,A股接连出现两大利空,直指牛市引擎——券商股。
由于中信证券大股东减持套现110亿元的时机恰逢证监会对中信证券实施“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罚,市场对中信证券大股东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有限)涉嫌内幕交易提出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中信证券大股东大额减持后,中信证券研究员也出具了看空券商股的研报,券商股高估被视为减持的一大原因。
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顶着内幕交易的嫌疑,中信有限的大举减持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减持涉嫌内幕交易/
1月16日收市后,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14年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现场检查情况,其中,“中信证券 (600030,收盘价32.91元)、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23.03元)和国泰君安被暂停新开融资融券信用账户3个月”的处罚被普遍视为当前杠杠推动型牛市的重大利空。
不过,当天的利空并未释放完毕。1月16日晚间,中信证券公告称,大股东中信有限1月13日~16日,通过上证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减持中信证券股份合计34813.1745万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3.16%。粗略计算,中信股份短短4天时间套现中信证券约1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信有限的巨额减持恰逢证监会宣布对中信证券予以处罚的阶段,因此减持消息的披露引发各方对中信有限涉嫌内幕交易的质疑。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12月8日A股成交额两次超万亿之后,市场便传出证监会启动对券商两融业务检查的消息。12月9日沪指暴跌200点。随后,随着证监会表示相关检查只是 “例行检查”,没有发现违规行为,“总体风险可控”,关于券商两融业务违规的问题逐渐被市场淡忘,直到上周五证监会再度剑指两融。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证监会公布处罚的时间为每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这就不排除证监会之前已作出处罚意见,各家券商早已得到风声。
一位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关处罚证券公司高层之前已知悉的可能性很大,实际上,早在12月8日之后各券商明显加强了对两融业务的管理。
不过,也有人从另外的角度对中信证券大股东减持进行了分析。“我觉得,作为国有股股东,中信证券大股东此时的减持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一位私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中信有限顶着“涉嫌内幕交易”的骂名难道只是为了套现吗?更何况,国有股减持是需要层层报批的,但事先没有任何征兆。那么,这种减持会不会有更耐人寻味的含义呢?
被高估的券商股/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信证券被暂停“两融”开户3个月,以及中信有限大举减持中信证券后,1月17日,中信证券研究员邵子钦发布了题为《券商估值已处高位 政策信号将冲击股价》的研报。
邵子钦认为,对券商直接开出罚单打破了市场化发展的预期,释放限制杠杆交易信号。
目前,A股目前的杠杆交易占比37.10%,已超过台湾地区上世纪90年代牛市平均水平(占比26.93%),接近1999年峰值水平(38%)。
也许邵子钦的观点来得有些晚,但市场中早有人认识到券商股存在的高估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券商上市公司在1月发布2014年12月经营数据公告后,券商股2014年全年业绩已可进行预计。然而,就在券商行业2014年利润翻倍的大背景下,券商股却在1月之后明显滞涨,其中根源便是市场认为券商股巨幅上涨已透支业绩。
以中信证券为例,该股从2014年10月27日最低12.25元涨至2015年1月7日最高37.25元,涨逾200%;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27.04元)由于2013年“乌龙指”事件导致当期净利润很低,在2014年业绩大幅的增长背景下,股价涨幅巨大,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然而,即使券商股2014年业绩再怎么漂亮,不少机构都不看好2015年券商仍能保持高速增长。
据记者了解,在2014年12月A股融资余额持续攀升过程中,不少券商都出现了融资金额用光、股民融不到钱的情况。
在机构看来,随着证监会对高杠杆市场的抑制,两市成交过万亿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重现,券商股业绩也很难像2014年12月那样爆发式增长。
国有股减持拉开大幕?/
对于中信有限的巨额减持,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大股东其有意在A、H股之间套利。
2014年12月底,中信证券公告称,拟按照不低于定价日前5个交易日H股香港联交所收市价平均值80%价格,新增发行不超过15亿股新H股。结合1月13日~16日中信有限的大额减持,市场人士一度认为,中信有限是先减持A股,再买入H股,从而高抛低吸。
截至2015年1月16日,中信证券A股价格为32.91元人民币,H股价格为28.25港元,考虑汇率因素,H股价格比A股价格低45%。据测算,中信证券增发H股价格约为每股18元人民币,而减持A股的价格在32元左右。若增持股份为3.48亿股,那么中信有限仍将保持原来持股比例不变,且该笔操作将净赚人民币50亿元。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信证券公告中显示的增发H股对象拟为“独立于本公司、并非本公司的关连人士的合资格的机构、企业和自然人及其他投资者。本次发行对象拟不超过十名。”这其中,并不包括大股东中信有限。
换言之,从目前情况看,中信有限的巨额减持并非是为了AH股套利。那么,为什么中信有限这么迫不及待地减持呢?
由此,另一个重要信息引发关注:中信有限所持中信证券股份为国有股。
就在中信证券遭国有股股东大举减持之际,有投资者也翻出了2014年9月的一则旧闻。
当时,中央汇金副董事长李剑阁周三在法兰克福的一次会议期间,被问及是否有计划调整银行机构持股时表示,中国正在鼓励公私混合所有制,趋势肯定是削减政府在国有银行的持股,允许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此外,他不愿透露减持股份的时间表,以免导致资本市场下跌。
“相对2014年9月而言,目前国有股减持已经具有了股价优势。”一位私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2014年9月前后,绝大多数国有银行股股价低于净资产,此时减持涉嫌国资流失。而2014年10月以来,国有银行股普遍出现逾50%以上的涨幅,部分国有银行股如中信银行(601998,收盘价7.88元)、光大银行(601818,收盘价4.84元)最大涨幅达80%,“破净”现象已消除。
上述私募指出,从历史看,国有股减持往往强烈左右市场走势。如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令沪指4个月内跌去30%。当年10月22日暂停国有股减持办法后,A股次日全部涨停;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宣布国有股减持停止,次日沪指暴涨9.3%。如今,面对地方债、社保基金缺口等诸多问题,国有股减持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必然出现的现象。
就在不久前,海螺水泥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第一步,安徽省投资集团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举动,被市场视为便于国有股减持之举。
上述私募认为,虽然尚不能确定中信有限的减持拉开了国有股减持大幕,但随着国有控股的个股普遍暴涨,国有股减持迹象已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研究员:管理层要慢牛不要疯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月18日晚间,中信证券披露了被证监会处罚后的整改措施:第一,中信证券暂停新开立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第二,自2015年1月16日起,公司将不允许新增任何新的合约逾期,距合约到期两周前将反复提醒客户及时了结合约,对于到期未了结的合约将强制平仓;第三,在监管规定的时间内,清理完成旧的逾期合约;第四,将融资融券业务客户开户条件由客户资产满人民币30万元提高到客户资产满人民币50万元。
记者统计发现,从目前发布的最新券商行业报告、策略报告以及私募机构的观点来看,对今日(1月19日)出现了三大市场预判:
首先,券商股出现大幅低开甚至以跌停板价开盘的可能性极大;其次,被巨大的融资余额等高杠杆资金推高的权重股,特别是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高的个股,面临融资盘撤出之后股价下行风险;第三,由于券商板块和融资融券板块中有不少权重股,今日指数将面临大幅调整。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在1月17日证监会通报了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及处理情况后,进行了投资者观点调研。在对之后的行情预期中,27%的受访者认为,沪指回调幅度在5%之内;35%的受访者认为沪指回调幅度在5%~10%;10%~15%的受访者认为沪指将回调10%~15%;13%的受访者认为,沪指将跌逾15%。对于券商股的回调幅度,18%的受访者认为券商股跌幅在10%以内;22%的受访者认为券商股跌幅在10%~15%;30%的受访者认为券商股将下跌15%~20%;31%的受访者认为券商股将跌逾20%。
上述分析师对证监会相关举动对行情影响的预期是:市场将短期回调,但未到中级调整,“类似夏季的雷阵雨,短期会降温,而非换季入冬”。
一位上海券商研究所宏观策略研究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推动改革,营造牛市氛围是必须的,但管理层要的是‘慢牛’,而不是‘疯牛’。”该研究员表示,若市场依旧是指数性牛市,中小市值股难获资金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难以解决;此外,过快上涨的指数将导致期权以及注册制的推出引发市场大幅震荡,从而引发高杠杆下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这都是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