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苹果旧爱胜华科技落寞史:触控新技术引发行业洗牌

    2014-12-16 00:48

    曾经风光无限的苹果供应商胜华科技在大陆三座工厂停产,并宣布退出触控面板制造,转型生技食品、LED照明等新事业,背后折射的是触控行业进入寒冬的困境。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飞军 查道坤 黄晟发自广州、苏州    

    每经记者 胡飞军 查道坤 黄晟发自广州、苏州

    曾经风光无限的苹果供应商胜华科技在大陆三座工厂停产,并宣布退出触控面板制造,转型生技食品、LED照明等新事业,背后折射的是触控行业进入寒冬的困境。

    深圳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所长孙燕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前期运营商减少手机补贴,手机厂商3G手机库存高达2亿部,占用大量资金,从而给供应商产生较大资金压力,整个手机产业链进入“白条时代”,资金链紧张。

    与此同时,由于技术革新的变化,以iPhone5为代表的中高端手机开始采用新型内嵌式触控屏幕技术(In-cell),国内大型手机厂商华为、联想等逐渐跟风,而作为全球最重要触控屏生产基地的大陆及台湾企业却不能生产In-cell触控屏。

    孙燕飚认为,胜华科技在苹果触控技术转向In-cell的过程中没有积极跟进是一个大策略失误,后面再重资产投资扩建生产线,背上沉重债务负担,在整个触控显示屏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时,率先倒下。

    3G手机库存拖累手机产业链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未来3年内每年降低20%的营销费用,并减少终端补贴。在此情形之下,三大运营商开始大幅减少购买手机的3G补贴和4G补贴。

    实际上,酷派手机母公司中国无线(02369,HK)曾在上半年财报中指出,在国内电信运营商降低智能手机补贴的情况下,公司预计未来经营状况会面临巨大挑战,且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随着迈入4G时代,运营商要求资金链不宽松的手机厂家生产4G手机。”孙燕飚称。

    在此情形之下,手机厂商要求供应商如胜华科技等企业在货款周期延长之下,生产相应的触控屏等部件。胜华科技则要求上游原料供应商延长货款结算周期,原料供应商要求其上游设备厂家延期货款结算周期,环环相扣,产业链进入资金周转紧绷的链条之中。

    在调查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此次停产的胜华科技几家大陆工厂与多家供应商的货款结算周期都在150天,并要求供应商继续延长货款结算周期至180天,因而出现了胜华科技倒下牵连数百家供应商局面。

    据了解,由于前期资本支出太大,加上面临大陆企业之间激烈竞争,胜华科技自2011年来连续3年陷入亏损,其中2011年净亏损18.7亿元新台币,2012年亏损28.39亿元新台币,2013年亏损达102.4亿元新台币,三年合计亏损额达到约30亿元人民币。

    “进入‘白条时代’的手机产业链,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产业链就受到牵连,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孙燕飚称,胜华科技原本在扩建方面就支付了大量资金,背上了债务负担,加上行业资金链紧绷,公司雪上加霜。

    孙燕飚透露,为变现资金,一些手机厂商将大量3G手机在东南亚等地低价甩卖,“有些3G手机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售”。

    触控新技术面临挑战

    胜华科技放弃触控产业,与其在新技术变革中,没有及时跟进,丧失苹果手机大额订单有较大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胜华科技主要生产单片式触控面板(OGS),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触控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其中触控面板业务占其营收的90%以上。

    正是因为苹果手机从iPhone5开始逐渐采用内嵌式触控屏技术 (In-cell),而胜华科技因未掌握该技术而失去订单,且面临大陆企业的竞争,最终失去大量市场份额。

    “目前,给苹果做供应商的日本显示(JDI)已经和华为签订了In-cell触摸显示屏供货保障协议,将从2015年开始供货,LG手机明年也会大规模推广采用In-cell触摸显示屏的智能手机。”孙燕飚透露,中兴、联想手机可能也会跟风上马In-cell触控显示屏手机,这也意味着,还在大规模推广G+G、GFF(薄膜式触控技术)及OGS等结构的大陆及台湾触摸屏厂家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市场转向风险。

    目前国内触控屏生产厂家如欧菲光(002456,SZ)等主要以GFF结构触摸显示屏为主,来自华为手机的营收约占欧菲光销售总收入的20%。

    “据我了解,华为明年中高端手机七成要用到In-cell触摸显示屏,也是由日本显示供货,以前华为的触摸屏主要是欧菲光等国内的大厂,如果一下子切掉了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将会是国内触控行业冬天。”孙燕飚说。

    据了解,国内触摸屏厂家的订单主要来自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和小米,而中国的大型触摸屏厂家还不具备生产In-cell触摸屏的技术。

    “生产In-cell触控显示屏需要有面板液晶生产线,必须是京东方这种有面板审查过线的才能做,但京东方目前也还没有量产。”孙燕飚称。

    欧菲光触摸屏目前以GFF为主,欧菲光证券事务部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In-cell技术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但目前In-cell在成本和良品率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劣势,良品率比较低。”

    “我们所用的GFF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技术更新,成本也在持续压低,良品率也在不断提高。各种技术在竞争的同时,每一种技术都在进步。未来可能几种流派都占有市场,最终谁来一统江湖还不好判断。”欧菲光上述人士表示。

    产能过剩严重

    “胜华的倒下,受到整个触摸屏产业产能过剩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自身财务状况的原因。”DisplaySearch分析师于宁宁表示。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快速发展,触控面板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其中,华星光电、京东方、天马电子、中电熊猫等面板商在全国多地开发面板产业线,重金投资面板产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家大大小小的触摸屏厂商,年收入达到1亿元的厂商有80余家。其中,珠三角区域目前的触控产业相对集中,虽然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随着众多企业的不断加入,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

    一哄而上造成产能过剩后,就会出现“一哄而下”的局面,近年来陆续有多家触摸屏企业倒闭或被并购。“随着京东方、友达等面板业巨头杀入触摸屏行业,这些企业凭借垂直整合的一体化优势,吸引着品牌厂商的订单,而胜华科技在这一轮竞争中就败下阵来。”宋玺说。

    在长期关注控制面板行业的专家宋玺看来,胜华科技旗下三家子公司的倒下,只是触屏面板企业倒闭的开始,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洗牌到最后应该只会剩下几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控制95%的市场份额。龙头企业的规模日益强大,应该抓住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使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企业纷纷寻求过冬“棉袄”

    面对触控行业冬天的考验,国内触控企业纷纷祭出过冬的招数。

    以欧菲光为例,面对触控显示屏业务的下滑,在保住触控显示屏业务的同时,逐渐向摄像头业务拓展。欧菲光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欧菲光收入56.75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34%。不过,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降至11.68%,环比上半年12.08%的水平,再次下滑0.4个百分点。欧菲光前三季度收入139.85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39%。

    欧菲光方面表示,摄像头模组产销量持续增长,毛利率在提高;触控显示全贴合产品及触摸屏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规模效益已经体现。欧菲光还预计2014年全年净利润为6.8亿元至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在20%~40%之间。

    “欧菲光第三季度摄像头模组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已经从上半年的13.8%上升到15%,前三季度摄像头模组的收入接近或超过20亿元,全年摄像头模组收入有望达到30亿元内部目标。”孙燕飚分析称,面对激烈的触摸屏产业竞争,欧菲光开始向多元化发力。

    “除了拓展多元化,有些沿海触控企业开始向内陆省份撤离,寻求需要产业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补贴,以及谋求上市或成为上市公司定增项目,从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问题。”孙燕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补充道。

    例如,江西新余高新区吸引了大量的沿海企业迁往设厂投资,包括此前在东莞生产的朗尚电子、伟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当地也出台了租金补贴等一系列的扶持触控产业发展的政策。

    另外,为解决融资问题,今年以来触控行业闯登资本市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今年3月,江西合力泰借壳山东上市企业联合化工,成功登入深交所,证券更名为*ST合泰(002217,SZ);6月,深圳市骏达光电拟在深交所上市募资8.3亿元;7月,深圳市汇顶科技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拟募资13.53亿元;10月,深圳市同兴达科技拟在深交所上市,拟募资6.4亿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管理办法将出台 小贷或可涉足中间业务

    下一篇

    东莞子公司停工前仍在建厂 胜华科技拖累两上市公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