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巨亮光电董事长刘巨勇‘跑路’,欠供应商货款超过2亿元”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以及网络上传出,引发强烈关注。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这是LED行业年度最大的“跑路”事件。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刘海军 发自广州
每经实习记者 刘海军 发自广州
今年被称为LED行业的 “爆发年”,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出现增长。但另一方面,LED企业日前又出现的老板“跑路”事件,让人们再次意识到行业潜藏的风险。
12月6日,“巨亮光电董事长刘巨勇‘跑路’,欠供应商货款超过2亿元”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以及网络上传出,引发强烈关注。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这是LED行业年度最大的“跑路”事件。
欠芯片商钱最多/
据了解,巨亮光电成立于2011年6月24日,主营产品包括LED发光模块以及LED照明应用等。巨亮光电前身为深圳市世纪星光电子有限公司,目前旗下共有巨亮光电、艾可斯照明、世伦照明、宝晶光电和国晶光电五家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巨勇。
12月8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巨亮光电总部工厂的所在地——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永和路38号。“我是本地人,现在老板找不到了,这个已经在从化传开了。”有摩的司机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巨亮光电厂房门口贴有大幅厂房招租广告,公司门卫处有三个四五十岁左右本地农民模样的人:“我们现在都是政府在发工资,只负责财产的保管,一般人不能进去。”而除了这三个人以外,记者在厂区再没有见到其他人。
一肖姓供应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巨亮光电总共欠款两三亿元,主要欠芯片设备、原材料、电镀产品等供应商比较多。5000万元欠款在芯片上,光欠德豪润达就有5000万元。湖南的华磊自己透露被欠500万元,实际上有2000万元。所有电脑的应收账款资料全部卷走了,所有资料都没有了,电脑也搬走了。”
“员工星期五(12月5日)还在上班,老板是星期五卖的设备,员工第二天发现设备不见了,然后通知供应商,星期六上午9点很多供应商就来了。”一张姓供应商对记者说,“刘老板的老爸在这边开了一个饭馆,也失踪了,他老妈和后妻冯丽丽也失联了。”
记者曾试图拨打刘巨勇、刘戈亮(公司出资人之一)以及冯丽丽的电话,但都是关机状态,发短息给他们也没有回复。而负责财务工作的会计经理莫结珍手机也停机。
巨亮光电董事长助理邓琨瑶对记者说,“正在和公司员工商讨如何解决工资的问题,别的情况我知道的也不多。”
对于有供应商称巨亮欠德豪润达5000万元一事,记者致电德豪润达董秘邓飞。“这个我不清楚具体情况,我们不会有这么大的应收账款。”邓飞回应称。
东莞科舜电子销售副总张宴江对记者说道,公司和巨亮光电有断断续续的合作,期间发现有货款不能及时收到的问题,目前一共被欠货款27万元。“当天中午他们的采购给理给我信息说他们公司出事叫我马上过去,给我一张债务清单叫我们去江门国晶公司拿钱,但国晶一样也倒了,所有电话都已打不了了。”
一焦姓供应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我们有600万左右的欠款。我们去过刘巨勇之前活动的地方,但是都没有找到他。据他们公司的一位前负责人说,公司之前内部开会说是欠了1.7亿元。首先是芯片商的钱,第二就是设备供应商,其余就是银行的钱和民间资本的钱。”
行业陷无序竞争/
巨亮光电员工左先生对记者说,“星期五晚上大约7点,从化这边的厂就开始在卖机器。星期六只有办公室的极少数同事发了工资。老板搬东西是办公室的人在操作,他在后面指示。设备只是卖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没卖完被员工发现就报警了,然后供应商、律师、派出所的人就都来了。”
据员工李光发反映,公司总共欠他们340万元。员工中有一个业务员从2013年12月到现在都没有发工资。
而刘巨勇一位中山的朋友李先生对记者说,“我本身也是受害者,他们欠我几十万元,但是现在不准备去追了。他(刘巨勇)在资金很困难的时候还不断有人在催款,跟他打官司。他实在是顶不住了,才躲起来的。企业经营规模大,扩张太快,且没有税收优惠。火灾出事后进入黑名单,难获得银行贷款。巨亮主要欠款供应商是新世纪光电和武汉迪源光电等几家。”
据了解,2012年11月6日晚,位于广州的巨亮光电公司三楼车间发生火灾事故。此次事故过火面积约100平方米,共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
比亚迪LED销售总监肖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LED照明行业这种跑路的现象每年都会有几宗,但也是个案,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跑路会有很不良的社会影响,大家也就特别关注。”肖志勇告诉记者,“实际上,LED行业这么多公司,每年新成立的、关闭的、被兼并的都不少,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
“做下游应用的跑路比较多,因为成本比较低,而做封装是需要有较大的资本。行业竞争无序,必须把终端销售出去,最后导致资金链周转不过来。”肖志勇对记者进一步分析。
浙江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建华认为,“木林森做封装的,巨亮的价格比他们打得还要低。巨亮的封装产品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了,实际上是在亏本经营。这种短期内亏损战略,价格不断地降低,不断地亏损,导致最后撑不下去了。”
“摊子铺得大,且对封装的前景不明朗而进入下游,做的也是低价产品,两头不盈利,而市场投入很高。”丁建华对记者说道。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