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9月25日,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太保养老投资公司)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太保养老投资公司率先占领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改革高地,其如何借助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发力养老产业引人关注。
10月15日,太保养老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郑韫瑜日前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设立在上海自贸区可享受资金募集与运用灵活的便利条件,可为日后引进外资养老服务合作伙伴、开展境外与养老相关的医疗健康设备和人才引进等提供便利。
郑韫瑜透露,未来五年,太保养老投资公司计划受托太平洋保险系统内的保险资金投入约30亿元,作为战略投资资金用于各类物业投资和建设(含改建)项目;计划拥有10~20家养老院区。另外,预计入住率达75%以上能实现当年盈利,投资七年左右即可进入盈利稳定期。
“先行先试”提供经营创新便利
与抢占养老产业“第一梯队”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合众人寿等公司相比,太保在养老产业上的实质性启动,用郑韫瑜的话来说,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2011年,曾传出太保与上实在崇明东滩开发100万平方米养老社区的消息,时至今日,太保正式启动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布局,正赶上一个更好的时机。今年8月13日出炉的保险业“新国十条”中,“养老”一词被提及20次。
借“新国十条”东风,太保以其国有、本地上市企业的有利条件成为首家养老投资公司。在业界看来,特批太保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平台类公司,是保监会在现有政策上的创新突破。在此之前,保险公司通常采用直接下设项目公司和运营服务公司的方式开展养老产业投资。
太保养老投资公司作为承接太保进军养老产业的载体,郑韫瑜表示,继产险、寿险、资产管理、在线和健康险之外,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将成为太保集团又一重要业务板块。未来,集团所有关于养老产业的投资项目均将在该平台上统筹管理。经营范围包括养老产业投资与建设,养老投资、运营与管理,以及与养老产业相关的健康和医疗投资业务。公司首期注册资本1亿元,根据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和实际投资需要,将视情况逐步增加资本金。
“作为在自贸区内成立的首家养老投资公司,依据自贸区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太保养老产业投资公司可不经过审批,允许利用保险资金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成立若干项目公司和运营公司,这些一级子公司、二级子公司可在整个公司平台下运作,便于统筹和集中规划。”郑韫瑜表示。
“自贸区内外汇管控相对灵活,资金募集与运用也比较灵活,区内的外资企业可从事行业范围宽泛,外资养老服务合作伙伴可享受在老年产品研发销售、医疗机构投资、养老地产投资、金融衍生服务、养老护理险种等方面支持政策。”在郑韫瑜看来,这些政策优惠为太保养老投资公司未来经营提供便利条件,包括便于引进外资养老咨询合作伙伴、养老医疗健康设备和人才,有利于开展养老项目的收购和资本运作,以及人员培训等软件、硬件的建设。
差异化策略缩短盈利周期
与目前同业多采用“高举高打”的类似养老地产的投资模式不同,郑韫瑜表示,太保养老投资公司将以收购和租用城市中心城区现有物业并改建成养老设施,为有长期照料需求的中、高端客户提供专业养老服务为主要模式。
“轻资产、小型化、快速复制”的投资模式使投入成本相对可控,同时也缩短了建设周期和盈利周期。
据记者了解,泰康人寿养老社区的盈利周期在8~10年,而中国太平养老社区的盈利周期预估为15年。“在轻资产模式下,不仅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还省去了圈地和建设环节,同时缩短盈利周期。”郑韫瑜表示。
“根据考察结果看,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无论从运营模式、还是文化差异上都与我们更为契合。”郑韫瑜称,这也是太保选择“轻资产”策略的原因。从实际的养老需求角度,城市中心的旧有物业改建时间短,与生活社区和医疗资源等配套设施距离近,符合老人就近养老的实际需求;从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产业的角度,这种轻资产模式更容易起步,并且便于风险控制和复制推广。
根据太保养老投资公司的五年规划,预计受托太平洋保险系统内的保险资金投入约30亿元,作为战略投资资金用于各类物业投资和建设(含改建)项目;计划拥有10~20家养老院区;新建物业投资、建设和收购物业投资、改建的重资产院区约3~5家,2000~6000张床位。
太保养老投资公司的首个养老设施改建项目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为太保集团原培训中心旧物业改造而成,预计将在2015年初正式动工。后续项目也将优先动用自有物业,投资成本主要是支付租赁费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该公司的五年规划中,辅以大型养老社区投资和服务模式的重资产院区也在其中。不过,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暂时不会以投资建设重资产养老社区为主,与上实、绿地等企业的合作还在研究推进中。”
由于土地、建设成本、甚至养老服务价格的诸多不确定性,导致养老产品的定价困难。郑韫瑜认为,决定养老产品是否盈利主要依据在于四个指标:“一是居住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二是护理老人与介护人员的配比,一般是3:1,高端养老社区可实现1:1;三是入住率能否达到75%,而这一数值是实现盈利的临界点;四是降低介护人员的流失率。”
“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流失率高,这是目前整个养老产业普遍面临的难题。”郑韫瑜透露,太保计划在西南地区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为太保养老院定向配送介护人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