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中国将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这一数据却喜中带忧,中国货物贸易中有很大一部分重复计算,进口、出口、再进口,都算在中国的货物贸易项下。
每经编辑 叶檀
不出意外,中国将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2013年数据显示,当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称,中国超过美国首次位列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已经“基本成定局”。
业内人士对此数据不会过多关注,就像GDP数据一样,有用,但比较片面。世贸组织力推的贸易增加值才是关注焦点,总干事拉米在2010年就一再强调,现行贸易统计方法“歪曲了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要考虑在贸易流动中有多少增加值”,我国权威机构也与国际机构、权威专家一起,召开了数次研讨会。迫于数据不完善等原因,此次使用的仍是海关总署的传统货物贸易数据,而没有使用增加值,这是非常大的缺憾。
贸易增加值数据会让我们更清醒,2013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 “全球价值链与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讨论会”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Koopman与高级经济学家王直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从贸易增加值创造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贸易数据,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将骤降41%和49%之多,而日本的情况恰好相反,在贸易增加值框架下,其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将激增40%和31%”。中国处于加工贸易一端,除去进口成本,出口利润不多,基本上处于出口为糊口的状态,而日本相反,与德国一样在全球贸易中处于上游。
中国货物贸易中有很大一部分重复计算,进口、出口、再进口,而所有这些进出口都算在中国的货物贸易项下。情况稍有好转,按照前商务部长陈德铭的说法,加工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已经从过去的50%以上逐步回落到2012年的34.8%。但一批批只接受过初中以下教育、没有经过技术培训的劳动者决定了,中国的加工贸易仍将在长时期内占据较大比重。
另外,按照国别权属计,中国出口的产品中,有许多是外资企业生产,被计入中国进出口总额,也不尽合理。
服务贸易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目前全球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在20%左右,按照商务部的数据,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470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5.6%,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0.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但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业占据大头,如旅游、运输就占据了56%。不要说高端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法律文化等出口不足,由于文化、语言等原因就连电信外包也拼不过印度与墨西哥。预计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全球排名仍将位居第三。
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达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主要集中于旅游、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领域,逆差额分别为519.5亿美元、469.5亿美元、172.7亿美元、167.1亿美元。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实现较大数额顺差,顺差额分别为134.3亿美元和106.1亿美元。
更严重的质疑,来自于对贸易真实性的质疑,那些在保税区内来回奔跑的车有多少是真正的进出口,抑或是为了退税、汇率套利与地方政绩?第一次质疑始于2013年一季度数据增长惊人,与进口地的数据不符合。海关总署和外管局2013年5月联合打击虚假贸易后,中国的进出口数据被打回原形,5、6月出口数据持续下滑,其中6月同比下降3.1%。8月稳定出口,到11月贸易数据强劲反弹,进出口总值3706.09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出口2022.05亿美元,增长12.7%,较上月提升7.1个百分点,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7.6%;进口1684.04亿美元,增长5.3%,贸易顺差338亿美元,创5年新高。广交会数据与黎友焕先生的实地调研不能支持快速上升。2013年12月8日,外管局再次发出44号文,要求银行切实履行贸易融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职责,防止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融资,对开具90天以上的远期信用证要求加大审查力度,对违规者加大处罚力度。于是,12月数据放缓,当月按年增长从11月的12.7%放缓至4.3%,贸易顺差缩减到256亿美元。
2013年5月与11月的上升恰好与国内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无风险套利机会增加同步,贸易如果不真实,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追逐短期内的人民币无风险收益,制造资产泡沫。
中国的贸易正在转型,低端向中端转型大功未成,又逢国内制度转型,人民币升值周期,与货币套利周期,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生死大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