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在日前召开的人社部年中务虚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
每经编辑 王雅洁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
8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在日前召开的人社部年中务虚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
“我2011年7月本科毕业,当时为了提高竞争力,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我拒绝了一家事业单位的录用,来到云南继续深造读研。但没想到的是,今年就业压力这么大,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现在只能选择回老家考公务员。”日前,一名应届女硕士生在一次企业招聘会上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上述应届硕士生的经历,正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折射出的、日渐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之一。
形势的变化推动就业结构亟需作出调整,人社部透露,“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始终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在岗位开发上要长短结合,发展技术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稳步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业矛盾日渐突出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人社部相关人士就曾指出,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是劳动力的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二是第三产业就业偏低。三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从统计数据看,他们的就业难度是持续上升的。
“技能人才短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反映的是转型过程中更具复杂性、长期性的一种结构性矛盾。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结构性失业问题会更加突出。”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认为,产业转型升级固然会带来大批新的岗位,但劳动力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换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其间必然伴随着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无限供给和低成本使用劳动力的时代正逐步结束,加之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有专家直言。
倒逼结构性调整
如何破解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共现导致的就业瓶颈?
人社部透露,“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始终是就业工作的重点。”重点即是从经济结构方面入手,以期开发新的“人口红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我国就业结构将从传统的“金字塔型”向现代的“倒金字塔型”转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未来在岗位开发上要长短结合,即大力发展技术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稳步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
人社部门将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需求,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健全长效帮扶机制,针对重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以各类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推动落实就业政策,以求从根本上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有专家指出,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根源还是一个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政策性支持,发展受限,缺乏吸引人才就业的硬性条件。
因此,结构性调整尤其需要在中小微等民营企业上发力,尽快出台支持性的配套政策,“在金融、税收等方面提供实质性的支持,才能消纳大量的待就业人群。”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