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苹果光环的褪去以及代工对手的崛起,正迫使富士康不断寻求业务转型以求盈利复苏,求变措施也令外界重新审视富士康。
日前,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2038,HK,以下简称富士康)发公告表示,截至6月底,公司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会有所改善,可能出现盈利。去年同期,该公司亏损约2.24亿美元。
富士康新任主席童文欣宣布,富士康将改名为 “富智康集团”,将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由于富士康正在谋求多元化发展,以降低对苹果的依赖,且和硕目前的规模还难以与富士康相比,而随着业绩下滑,苹果的话语权也在下降,因此苹果有可能同意提高单位产品的组装费用,从而改善富士康的毛利率,不过影响有限。因此,富士康经营业绩获得改善甚至出现综合纯利状况,只能是集团经营效率以及收益率等的提高以及其他运营管理方面的改善。
富士康中报预盈
富士康新任主席童文欣日前预计,集团今年的订单及经营将持续改善,资本开支亦会增多。童文欣表示,去年下半年订单和经营情况开始改善。富士康不会推出自家品牌手机,会继续与亚洲、欧美及新兴市场的客户合作,专注代工(ODM)和联合设计制造(JDM)业务,今年会引入更多新客户。
摩根士丹利报告预期,相信富士康将出现温和盈利复苏,多年的重组已将成本合理化,手机商品化和集团资源调整,将可令客户基础多元化和带动盈利能力。
此外,富士康将改名为“富智康集团”。童文欣表示,改名有助防止和母公司混淆误导,更希望通过调整策略,帮助更多智能手机品牌做代工业务,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在王宁远看来,受到多重负面因素的影响,富士康目前亟须改变其形象,更名是一种方式。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富士康谋求转型。由于苹果业绩下滑,竞争对手和硕科技异军突起,迫使富士康一方面要增加其传统代工业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则要改变业务结构,以摆脱代工厂的地位。因此,“富智康”更重要的或许是向市场传达出富士康正在向智慧型企业转型的信息。
维持代工业务
从第一代iPhone和第一代iPad开始,富士康俨然就是苹果的“御用工厂”。不过,为了分散依赖苹果订单的风险,“去苹果化”举措正在积极实践中。
目前,富士康在大陆市场已经开发了一些新的客户,比如乐视网的智能电视代工订单,小米、华为的智能手机代工订单等。此外,富士康还宣布与Mozilla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合作开发搭载以HTML5与开放网络技术为核心的FirefoxOS设备,再度布局“软硬实力结合”,将触角延伸至开放式平台,积极实现 “硬件+内容+服务”的整合计划。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速途网副总编丁道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事实上富士康一直都在变化中,此前和小米合作,郭台铭亲自到小米公司,就表明两家的合作绝非小打小闹,而是真正上升到战略层面。
“随着苹果业绩下滑以及代工订单受到侵蚀,如果富士康不寻求多元化发展,其经营业绩必然会受到制约。”王宁远认为,增加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能够摆脱对苹果的依赖,提高富士康抗风险能力;另外,现有的加工能力能够帮助富士康在转型制造自有品牌电子产品时占据一定优势,不过同时会受到研发能力的限制。
富士康表示将进一步发展与智能手机相关产品,期望将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手提电脑作出联系,不会生产自家品牌的手机产品,仍会维持ODM等业务。不过,就在今年1月底,一款品牌名为“睿侠”的电视机就是由富士康制造,并上线天猫商城进行预售。据悉,睿侠是2012年鸿海旗下赛博国际控股公司与美国500强Radioshack数码零售连锁共同注资的合资企业,总部设于上海,主营业务是3C产品(手机、电脑、电子消费品)零售及相关服务。
尽管早有人士认为代工一定是富士康不可动摇的支柱实业,但在丁道师看来,品牌才是王道,富士康除了一步一步主动求变弱化代工性质,最终或将演变为自己去做品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