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昌河生产资质再起争端 长安集团拟“直管”合肥昌河

    2013-01-24 01:3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时隔一年,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再次引发争端。只不过,一年前的争议主角是昌河铃木,这一次是昌河汽车。

    1月22日,昌河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正在中国长安的指导下研究昌河汽车的发展规划,也包括合肥昌河基地的发展问题。该方案确定后,将适时对外发布。”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以下简称长安集团)和昌河汽车均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了此消息,但是,双方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长安集团方面表示将收回2009年开始交由昌河汽车“代管”的合肥昌河基地(以下简称合肥昌河),但昌河汽车方面认为,合肥昌河原本就是昌河汽车的子公司,不存在“代管”的问题。

    在双方围绕生产资质 “内讧”的两年里,长安集团在微车市场呈现颓势。2012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而曾经意欲以长安、昌河、哈飞“三箭齐发”的长安集团,微车销量增幅大幅下滑,而昌河、哈飞的销量均为负增长。

    合肥昌河生产资质起争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长安集团计划将合肥昌河基地变更为“合肥昌河”,与昌河汽车平级,作为长安集团在合肥的生产基地。

    此事引发了双方的争议。

    昌河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安集团一直觊觎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这是昌河汽车坚持不让步的。而长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矛盾的根源并不是生产资质,而是合肥昌河基地的管理权归属调整。

    目前,昌河汽车拥有两个生产资质,一个是属于昌河铃木合资品牌的生产资质,另一个是隶属自主品牌昌河汽车的资质。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在景德镇基地,一年前因回收资质引发了系列争端;昌河汽车的生产资质目前在合肥昌河基地,用于生产所有昌河品牌车型。现在,长安集团拟回收的合肥昌河,就包括资质、品牌、销售、财务、人事等。

    长安集团方面认为,2009年,中国长安重组昌河汽车后,合肥昌河由昌河汽车代管至今。经过三年内部调整,如今长安将重新直管合肥昌河。按照长安集团的说法,目前昌河汽车的三大基地产能利用率均不高,因此将昌河汽车合并到景德镇基地,空出合肥基地另行规划。

    根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合肥昌河主要生产的车型包括昌河旗下的福运、福瑞达微型面包车和福瑞达单双排车型。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昌河汽车2012年完成昌河品牌销售30031辆。

    据悉,合肥昌河原有产能10万辆,2012年完成第一期扩产后,产能达到15万辆。按照此前披露的建设规划,合肥昌河二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启动,2015年建成,设计年产能30万辆,最大产能40万辆。

    按照昌河汽车目前产销规模建设规划对比,目前合肥昌河的产能利用率仅为五分之一,长期看来,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将会凸显。

    记者还获悉,中国长安计划向合肥昌河导入长安品牌车型。

    长安集团将专注利润/

    “合肥昌河是长安集团统一协调基地布局的第一步。”上述长安集团负责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后长安将逐步对每个生产基地进行调整,实现品牌的整体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集团及其控股企业在全国拥有重庆、黑龙江、河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整车生产基地,33个整车 (发动机)工厂和19家直属企业,整车及发动机年产能力230万辆(台)。

    “与大面积的生产基地布局相比,企业显然应该更加关注车型的产销和盈利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职副秘书长杜芳慈表示。

    长安集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上述长安负责人表示,经过三年调整,长安的车型规划已经非常明确。“没有利润的车型,即使市场有需求,长安也不再生产。”

    也正是在这一思路的贯彻下,长安开始梳理旗下生产基地和产能利用情况,集中投放利润较高的车型,对于利润较低的车型,开始逐步淘汰。

    对于整合合肥昌河,长安方面明确表示,对于合肥昌河的利用情况和盈利情况并不满意。

    长安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昌河、哈飞旗下的产品类型、资产结构非常不理想,长安集团不可能将这些资产与自身优质资产混合。分析认为,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昌河、哈飞等品牌在长安集团旗下的生存空间已经不大。

    兼并重组的长安启示/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2年哈飞汽车实际产量为32813辆,同比下滑超过50%;销量上共计38768辆,同比下滑43.9%。

    与哈飞汽车相比,昌河微车情况稍好。2012年,昌河微车产量同比下滑19.4%,为28427辆;销量下滑23.6%,为29314辆。

    长安微车的销量表现优于上述品牌。2012年长安汽车产量同比下滑1%,为50.03万辆;销量同比微增1.6%,达到51.86万辆。

    2012年,长安集团旗下三个微车品牌的销量之和为58.67万辆,远低于上汽通用五菱。2012年,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共计121.23万辆,同比增长7.7%,是哈飞、昌河和长安微车销量之和的两倍。

    实际上,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长安集团在微车领域的教训值得总结。分析认为,由于微车可替代性较强,在重组过程中,一旦无法达到优势资源的互补,就会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

    资料显示,2009年长安集团重组昌河前,合肥昌河一直由江西昌河管理,主要干部由江西昌河派驻。重组后,行政上两家公司并行管理,即江西昌河和合肥昌河的干部由长安派驻,行政上两公司并立。2012年昌河风波后,江西昌河由昌河自己的干部管理,合肥昌河仍由长安派驻。

    在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融合中,长安集团在昌河遇到的种种问题更是值得探究。上述昌河汽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直言,“合肥昌河的资产是江西昌河的,销售归江西昌河,人事权又不归江西昌河。在这种管理结构下,整合问题也就可以想象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揭秘奥迪48万辆销量目标:每个细分市场至少夺四成份额

    下一篇

    一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下滑24%红旗4月上市欲单骑救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