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服装污染:防不胜防还是规范缺失?

    每经智库 2012-11-28 09:34

    人们对服装污染的关注才刚刚开始,要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每经编辑 赵庆

    从食品污染到服装污染,人们所接触到的污染变得日益“生活化”了。近年来,国内曝光的食品污染和饮食健康问题层出不穷,从苏丹红到甲醇,从三聚氰胺到塑化剂,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了。然后,在“民以食为天”之外,排行“衣食住行”之首的服装污染的问题最近又浮出了水面。

    早在2011年,adidas、Nike等品牌的服装供应商就被曝出使用并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今年11月20日,人民网以《阿玛尼等20个时尚服饰品牌被检出致癌物》为题的报道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据报道,全球有20个时尚服饰品牌,被绿色和平组织验出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与塑化剂。其中包含Armani、Mango、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而ZARA与Levi's这两个品牌更是被从其中的两款服装中检验出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绿色和平组织表示,这些有毒物质会干扰内分泌,有可能会伤害身体。绿色和平表示,2012年其从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采购了141件不同国家生产的各个款式的服装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担忧,大多数样品上都被检测出了多种不同种类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工业化学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可能没有人希望为了穿着漂亮的衣服而搭上自己的健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病从口入”的说法。相比于人们对饮食安全的重视,人们对服装污染的问题则长期处于忽视状态。实际上,服装不仅是“污染大户”,也是影响健康的重灾区,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隐形杀手”。纺织材料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织物纤维化学性质对皮肤的刺激。纤维对皮肤的化学刺激以合成纤维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纤维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过与皮肤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皮肤的微弱呼吸作用,对人体表皮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炎症。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服装的主要污染源往往来自于纺织品化学加工剂,这主要包括织物染料、各种整理剂、添加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对皮肤均有刺激作用。服装在储藏过程中防蛀、防霉所放的防虫剂和消毒剂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染料对皮肤的刺激服装染料大多具有偶氮或蒽醌类结构,会对皮肤产生一次性化学刺激,引发皮炎。服装整理剂包括多种,如为了防止缩水使用的甲醛树脂、为了增白采用的荧光增白剂、为了挺括作上浆处理等,这些整理剂所含化学物质对皮肤均有刺激作用。如果更追本溯源一些,从棉花生产到纺织品印染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农药,并用到大量的化学品,而这些最终会变成成衣的污染。

    化学加工剂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对皮肤产生刺激:一是服装与皮肤接触时,产生的固体物的直接转移;二是从服装逸出的气体的直接转移;三是以汗为媒介的液相直接转移。医学显示,衣服上的许多毒物,甚至比饮食起作用更快。据报道,在全球生产的化合物中,约有25%是用于纺织行业。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湿法处理工艺,包括染色、清洗、印花和织物整理,会产生大量包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这本身就会污染环境。而残留在服装中的有毒物质,会影响人体内荷尔蒙的含量;或直接刺激、抑制内分泌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阻碍生殖、发育等机能,甚至有引发恶性肿瘤与生物绝种的危害。可怕的是,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饮食安全而忽视了服装的污染!

    事实上,我国至今对于服装生产过程的排污没有制定比较严格的统一的标准。当前不仅省一级有自己的标准,像一些组织如绿色和平也有标准,而后者的标准更为严格。我国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但一些国际公认的新增污染物,如纺织工业常用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在我国相应的法规措施中还没有体现。一些纺织、印染中常用的助剂中成分,目前都没有进入我国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因此没有受到严格限制。这体现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规范相比的滞后。这实际上给了国内外的服装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我国只是从今年起刚刚将NP列入《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名录,尚无其他监管措施,而欧盟等发达国家则已经对这些物质进行了管制,从源头淘汰。因此,我们亟需出台一个切实可行的、符合公约要求、与国际标准比较接近的行业标准,需要一份明确的化学品物质限制清单和相关的法律监管。比如,染化料生产厂家必须规范声明和标明相关物质,而对采购商也应提出相应要求。显然这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会增加成本,因而如果没有强制规范,是没有服装企业愿意主动去做的。特别是一般的小厂,既没有这个意识,也缺乏相应的检测和改进工艺的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国家需要把服装污染的治理当作一种公共产品来提供,仅靠企业自身层面的改进作用是有限的。

    当然,人们对服装污染的关注才刚刚开始,要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消费者来说,拿到新衣服先别急着穿,通风晾晒或者清洗一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服装污染的损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版基药目录年前将发布 医药行业或迎“小阳春”

    下一篇

    重污染退出机制尚无出台时间表 技术升级或更可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