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微评

    2012-11-15 01:03

    易鹏(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今在《中国之声》与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对话时说了三个观点:1.对电力体制改革进展不要过于批评,这在全世界都是难题,前行就是进步;2.当前发电量增速下滑时需逆周期扩大生产,电力行业投资要适度超前,因未来需求会很强劲;3.市场化是基本选择,输配分开是大趋势,有垄断属性的电网要做公网,让其他环节参与竞争。

    林采宜(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

    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形成目前宏观经济的整体特征。要解决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调整结构极为重要,而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的关键之一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国目前要面对的不是如何通过强化政府干预来解决 “市场失灵”,而是如何淡化政府的投资功能,强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中国结构调整中最有希望成为热点的无疑是消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未来经济可以分工成两个角色:东部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中西部继续担任制造业基地的传统角色,从而形成两极推动。以往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过同时扮演两个角色的情况,中国经济完全可以把这个优势作为打破 “亚洲国家30年增长大限”规律的重要基础。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党的十八大在京闭幕

    下一篇

    波音787在华交付再陷推迟 海航称要到明年二季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