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政策开门 还得地方政府设座

    证券日报 2012-08-02 08:53

     

    随着民间投资42条细则的全部出台,细则的落实备受关注。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近期将专项督查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落实。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央对民间投资的再三强调,表明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决心。不过,要解决“玻璃门”和“弹簧门”的问题并不容易,而且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有很大突破的。毕竟,发改委也认为细则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目前,民营企业也面临资金紧张问题,而且,民间资本都是逐利,投资回报率不高很难吸引他们。

    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促进民间资本投资”越来受重视。事实上,数据显示,民间投资正在成为经济加速器。今年1—6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9%,中部地区增长27.5%,西部地区增长31.2%。中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民间投资已成为经济加速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本轮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在引入民资方面,更显得积极和诚恳,已经开始提出的不少引导民资的政策,受到了民间资本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广东省日前已公布了44个面向民间资本公开招投标的重大项目,这批项目总投资2353亿元,其中7个为铁路项目,共计1025.9亿元,5个为城际铁路项目。而且这些项目实行竞争性配置,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面向市场,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控股、参股或者以BT、BOT、PPP等模式参与投资建设运营。

    分析人士表示,国家层面的政策只是大方向,很多行业的更具体的还要看地方政府的态度。

    上一篇

    市场不失活力 信心有待重聚

    下一篇

    证监会放宽QFII监管 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备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