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钢集团所购矿粉掺假,不止引发钢企质检争议,也将活跃在铁矿石业务链条上的供货商推向了公众的视野。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河北承德
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河北承德
安钢集团所购矿粉掺假,不止引发钢企质检争议,也将活跃在铁矿石业务链条上的广大供货商推向了公众的视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在国内钢铁行业,矿粉掺假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而业内人士透露,供货商将矿粉掺假后,为能成功通过质检环节进入钢厂,也是煞费苦心、手段多样。
矿粉掺假是公开的秘密
安钢曝出“矿粉掺假门”已一月有余,仍无实质结论。
不过,在这批矿粉的源头逐渐浮出水面后,人们也将目光转移到其他钢企供货商的处境上。“毕竟这已经不是安钢第一次在原料环节栽跟头。”报料人称。
实际上,遭遇供货商原料掺假,安钢也并非国内首例。在业内人士看来,放眼国内钢铁行业,矿粉掺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如果生产形势比较好,这都不算事”。
“正常的配矿是高品的跟低品的按比例配,掺假就是拿高品或者直接拿低品的配硫酸渣。”某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称。
“少量掺假很难发现,这回是供应商这块出了问题,为了利益,以次充好。”安钢宣传部门人士称。
“钢厂现在原料采购方面控制得也比较紧,现在不同企业在采购价格方面也互相比较,就是为了防止采购员拿回扣,但是依然无法很好地制止这种现象。”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张铁山分析称。
掺假原料输送三大手段
从原料采购到投入使用,钢厂往往有一套完整的检测体系,“我们在检测的时候,为防止作弊,有探头。”安钢党委工作部人士称。
但行业“潜规则”的存在,使得矿粉掺假出售变得司空见惯,而掺假的原料也能越过买方的层层检验,顺利进入钢厂。记者调查发现,供货商将矿粉掺假后,为能成功通过质检环节进入钢厂,也是煞费苦心、手段多样。
手段一:暗度陈仓。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京唐港办事处共检验进口铁矿石1092万吨,其中不合格品542万吨,主要来自印度、印尼和朝鲜,不合格率接近一半。此外,素以质量稳定、品质波动较小而著称的澳矿,同样出现品质下降的问题:一季度京唐港口岸进口澳矿不合格率高达55.56%,不仅涉及杂质元素,全铁、水分、粒度等项目不合格情况也比较集中。
“不合格的进口铁矿石五花八门,他们的闯关伪装也很多样化。有的是未经筛选、加工的块矿或原矿,有的矿石还夹杂着草籽、虫卵、动物尸体等可能含有致病菌或害虫的物体。”山东检验检疫局人士曾向媒体称,有些不法贸易商常打着进口矿石的幌子进口劣质或掺有氧化皮的固体废物。
记者还了解到,即便不能打通质检环节,钢厂的供货方也不是无计可施。“有时候运输人员在半路上卸下铁矿粉,装上土,然后再夜晚送进厂里,趁质检人员睡意朦胧的时候(通关)。”国内某大型钢企内部人士称。
手段二:巧过抽检关卡。由于钢厂在原料检测环节多采用抽检方式,这也让掺假者有空子可钻。“钢厂虽然都有一套检测体系,但也不可能全部检测。”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张铁山说。
“如果取样时刻意取高品位的矿进行检验,实际品质就很难验出来,这样也能让不合格矿粉蒙混过关。”前述行业人士表示。
对此情况,安钢内部人士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证实称,“就像买东西,有些东西作假比较真,当时并不一定能发现,因为每个钢厂对原材料都是采取抽样检测,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手段三:里应外合。供货商有时候并不是单独“行动”,“他们也会跟原料供应方勾结,比如在钢厂附近建立基地,货拉过来后掺到合格矿粉里面出售。”有安钢人士称。此外,供货商在精矿粉中掺入硫酸渣等物质后,会在装船的时候将硫酸渣装入船舱底部,以精矿粉覆盖后,运至钢厂专用料场。然后,通过“疏通”企业质检人员,可以成功逃避质检部门的检测。
记者了解到,就在两年前,马钢就曾因为旗下第二铁厂三座炼钢炉同时停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7.40万元。事后排查发现,原因是供货商通过“疏通”质检人员使得掺假矿粉成功售出,“精矿粉中含碳量严重超标,而碳最容易导致结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