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首部境外投资法规胎动 精简审批助民企“走出去”

    2012-04-20 02:3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早已不再是一句空话。在进出口萎靡不振的一季度,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5.5亿美元,同比大增94.5%。

    在海外投资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一部名为“境外投资管理条例”的法规正由发改委牵头制定中。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该条例出台后,将改变我国对外投资没有专门法律法规监管的现状,或许还能有效解决目前企业“走出去”面临多环节审批的窘迫局面。

    与央企今年对外直接投资增幅可能会趋缓的态势相反,诸多民营企业正打算乘政策的东风而进军海外。连一向深耕国内市场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都告诉记者,有去澳大利亚养奶牛的打算。

    首部境外投资法规待出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投资3220亿美元,比5年前翻了两倍,居全球第17位。但当前企业“走出去”时存在着审批周期长、审批难度大、审批过程烦等问题。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海外投资涉及不同部门的管理,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财政部、外管局等多个部门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投资的效率。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告诉记者,发改委主要关注企业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企业经济实力等,而商务部更侧重于企业在境外投资活动的管理和约束,比如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等。

    这一现状有望在国务院层面得到协调。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日前明确表态,发改委要根据境外投资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研究促进制定“境外投资管理条例”,修订《境外投资项目暂行管理办法》,为规范和促进境外投资提供法律法规的保障。如果成行,该条例将成为我国指导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部系统的法律法规。

    有望精简审批环节

    在谈及对 “境外投资管理条例”的期待时,和振伟首先便提到了简化审批的重要性。“以往企业往往在报批时不知道如何操作,需要哪些手续,虽然规定审批时间是21天,但由于企业缺少手续等原因往往会拖很久。”

    浙江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也抱怨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需经发改部门和商务部门审批,特别是超亿美元的重大投资项目,逐级审批一般需要耗费4个月以上的时间,要求提供的材料复杂,程序繁琐,企业反映很大,有些合作项目会直接因审批时效过长而导致失败。

    在李立新看来,目前我国规定企业法人的境外投资项目都需由发改部门和商务部门审批,有重复审批、多头审批之嫌,应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审批制逐步改为登记制,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监管。“只要境外投资项目符合我国和东道国的法律,同时也不会损害国家的经济安全利益,政府部门就应该变审批为登记。”他说,如果一定要保留审批制度,建议取消发改部门对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审批,对确实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可由国务院规定几种情况,由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审批,尽快解决政府多头审批、重复审批的问题。

    民企投资迎“大好时机”

    相比央企雄厚的财力和资源优势,“境外投资管理条例”出台后对民企“走出去”的实际帮助会更大。和振伟说,民营企业加速“走出去”不仅是很多企业的心声,也是国家的战略规划之一。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上月表示,政府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目前正在制定民营企业“走出去”实施细则,很快就要出台。

    “国外市场上有很多企业都需要资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傅军认为,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具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特别是欧美发生债务危机以后,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正遇上大好时机。

    除外部条件利好外,国内多余产能转移也是企业 “走出去”的动因。“目前国内市场发展饱和,在客观上也逼着企业走出去。比如冰箱,目前中国不少家庭都拥有两个冰箱,这样就有必要把厂子搬到一些不发达的地方去。”吉林康奈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表示,以前中国企业是销售走出去,现在到了该制造走出去的阶段。

    “从2010年的数字看,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比例下降了3个百分点,降到66%,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则超过了30%,从趋势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对外走出去会占有更多市场的份额。”和振伟表示,民营企业可以发挥灵活的机制,更好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而央企往往会由于政府背景而被引资国带上有色眼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缺位 三峡移民或再增10万

    下一篇

    首航节能:电站空冷业新贵 27亿订单在手巩固市场地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