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金蝶软件董事长徐少春:商业文明正在转型路口

    2011-10-20 03:44
    每经记者  齐文婷  发自深圳

        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高铁脱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社会事件,折射出中国企业在西式商业文明的竞争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在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长徐少春看来,时代变革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转型机遇,深入总结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探索出的经验教训,将会为企业未来30年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引。《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独家采访徐少春,讲述中国管理模式的探寻之路。

        NBD:你于2006年提出“中国管理模式”的理念,今年又发起“中国管理·全球论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徐少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学习西方的经验,自身也在不断创新。然而,食品安全、达芬奇造假、高铁脱轨等事件的爆发,让我们开始反思,中国企业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是否已陷入困境。

        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从中国传统的“王道”“利他”思想出发,探讨中国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商业文明,已成为时代共同的呼声。走正道、行王道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成功发展的路径。

        NBD:你是否在中国优秀企业中,看到了这种“王道”的基因?

        徐少春:在今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评选过程中,我对部分参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事实上,从德邦物流  “1+1亲情管理模式”,到海底捞的“双手改变命运”,我们看到中国企业从传统价值理念出发,对管理的重要创新。

        NBD:本次论坛吸引了上百家国内一流企业参与评奖,以及3000多名企业界人士积极参与,你认为原因何在?

        徐少春:今年入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10家企业中,多数为其行业内的标杆型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他们非常愿意总结管理之道并向社会传播,以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发展。

        同时,本次活动是以“管理”为核心的全球性论坛,这在国内是首例。许多的国内企业家非常愿意来到这里,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探讨。并且在西方式管理模式遭到质疑时,向“中国管理模式”寻求新的解决之道,也获得了海外企业的热切关注。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严密的遴选机制以及独立客观的评奖原则,也是活动能够获得广泛信任的重要原因。

        NBD:你如何看待科技进步为中国企业带来的管理变革?

        徐少春:未来中国将由“中国制造”向  “中国智造”转变。INTERNET、ERP和电子商务为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化创造了极大的机遇,先进的信息技术一直促进着企业管理的进步,也在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创新格局。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个微小的细节。以金蝶为例,我们推出了一种企业微博服务,这是一种免费的社交网络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管理人员可以经常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避免了很多障碍。

        同样,过去的ERP软件(企业资源计划)主要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概念正在发生变化。ERP正由传统的向企业的中高层提供管理服务,开始演变为企业员工人人可以用的信息互动平台,中国管理模式就是“论语+互联网+管理软件”。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赵文斌:协会可保护行业不可成为保护伞

    下一篇

    旅游“小费”有望合法化携程欲先试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