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主力资金青睐低估值和保障房板块

    中国证券报 2011-03-28 08:35

      上周市场呈现较为明显的缩量上涨格局,并伴有结构性调整趋势,市场交投热情下降。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主力资金选择板块的逻辑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而缩量逼近3000点后,指数再度折戟的可能性较大。

      主力资金流向大盘股

      上周指数呈现出明显的震荡格局,主力资金快速流出,不过成交量保持相对稳定。具体来看,沪指全周上涨2.44%,而深成指上涨1.73%。成交量方面,沪深两市成交热情下降明显,沪指全周成交6970.65亿元,而深市成交量为5137.79亿元,两市日均成交额下降到2400亿水平。根据北京创赢提供的主力资金分类账户统计,上周沪市主力成交5784.47亿元,其中流入金额2913.36亿元,流出2871.11亿元,净流入资金42.24亿元;而散户成交1183.67亿元,其中流入金额589.90亿元,流出593.77亿元,净流出资金3.86亿元。深市主力成交金额为2353.50亿元,其中流入1191.29亿元,流出1162.21亿元,净流出资金29.08亿元;散户成交总额为2781.84亿元,其中流入1394.33亿元、流出1387.51亿元,净流出资金6.82亿元。

      上周市场整体交易数据较之前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股指上涨,成交量开始出现萎缩;第二,沪指与其他股指走势形成差异。有分析人士判断,上周市场交易数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市场结构性调整的开始。从上周四大股指的走势来看,沪综指上涨2.44%、深成指涨1.73%、中小板指数涨0.14%,创业板指数则下跌了1.04%。如果以不同指数代表的上市公司类型来看,那么沪综指、深成指、中小板指数以及创业板指数所代表的上市公司市值从大到小,从低估值权重股到高估值小盘股。从这个意义来说,主力资金在上周更多地选择了低估值权重股。之所以出现这种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每年三月底都是大盘银行股集中发布年报的时间点,权重股在此时发力带动沪指走强也就不难理解。可以预计,随着权重股年报的发布完毕,未来指数再次出现反复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上周成交额显示,虽然权重股拉动明显,但沪指上周在缩量的情况下逼近3000点关口。从这一点来看,股指再度折戟3000点的可能性较大。

      主力选择板块思路未变

      虽然上周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构性调整,而板块资金流向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但整体而言,主力资金选择板块的思路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据北京创赢提供的主力资金板块流向显示,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行业板块有有色金属、建材、纺织服装、煤炭石油和机械,分别净流入资金49.71亿元、17.49亿元、9.60亿元、9.26亿元和9.20亿元;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多的行业板块则有银行类、医药、商业连锁、酿酒食品和通信,分别净流出资金12.93亿元、12.84亿元、6.61亿元、6.55亿元和5.72亿元。从概念板块资金流向来看,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入较多的有稀缺资源、定向增发、QFII持股、低价股和基金重仓等概念股,分别净流入资金52.26亿元、32.53亿元、30.76亿元、30.37亿元和15.98亿元;资金净流出较多的是小盘股、新能源、中字头、股权激励和大盘股概念股,分别净流出12.86亿元、12.72亿元、12.46亿元、9.96亿元和7.31亿元。

      上周板块资金流向基本延续了此前的特点,资源类依旧是主力资金关注的重点,而建材和机械也继续领跑。与之对应,银行股虽然依旧出现在主力资金减仓的前列,但减仓幅度已经大为减少。分析人士判断,从主力资金的选择来看,主力资金对受益于日本地震以及利比亚危机的资源类板块的关注度未减,与此同时,保障房建设主线也再度被挖掘,建材、机械继续受到主力资金关注。

      综合近期主力资金的板块选择来看,低估值以及保障房建设两条逻辑一直延续。虽然在股指逼近3000点、市场存在较大调整可能性的情况下,低估值和保障房建设概念很难脱离大盘走出独立行情,但从长远趋势而言,这两条逻辑极有可能是主力资金贯穿全年的选择。

    上一篇

    21家基金公司去年赚78亿

    下一篇

    基金投资医药股“空翻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