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俊华 发自上海
创业板的推出已经进入倒计时,私募以及创投机构则显示出强烈的“出逃”意愿。昨日,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在该机构跟踪整理的94家首批通过创业板初审的受理企业名单中,有38家曾有PE(私募股权基金)或VC(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占比达到40%;其中34家投资案例的平均投资周期仅有2年~4年,较通常6年~8年的平均周期缩短一半。
平均投资周期仅2年~4年
截至今年8月14日创业板发审委成立,在申请创业板的118家公司中,已有115家被受理(截至今年7月31日,已有105家通过初审)。对此,清科研究中心对其中94家通过初审的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共有38家企业出现了PE和VC的身影,其中获得一轮投资、两轮投资和三轮投资的共计有46起投资案例。
统计显示,这46例投资中最早的一例是1999年金蝶集团获得IDG的投资。该集团于2001年初在香港主板上市,其下属公司金蝶中间件作为金蝶集团旗下子公司在首批创业板企业中独立申请上市;最近一例投资是2009年国内首家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青岛赛轮股份获得常州力合、新麟创投等的投资。
清科报告称,通常VC/PE从投资到IPO退出的平均周期为6年~8年,而此次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以后(包括2006年)的投资案例共34起,分布比较密集,因此推算平均投资周期仅有2年~4年,较通常6年~8年的平均周期缩短一半。
至于VC/PE“出逃”意愿强烈的原因,报告称,由于受创业板推出和门槛较低的影响,原本计划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的企业转投创业板,从而实现了提早上市的目标。
呈现“内盛外衰”现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科研究中心跟踪的94家通过初审的企业名单中,并未出现红杉资本、经纬创投、智基创投等知名外资创投的身影,反倒是本土创投表现抢眼,出现明显的“内盛外衰”现象。
对此,有创投行业资深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投资风格方面的因素。
该人士表示,外资VC/PE在中国投资大多采取“红筹模式”,即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在开曼等离岸中心设立的壳公司,由壳公司收购境内企业资产,最终达到以壳公司的名义实现境外上市的目的,但这种模式在新的监管规定下步履艰难。
清科报告还表示,在红筹模式下,外资VC/PE投资企业已经设立海外架构,想回归本土也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在创业板的项目储备上显得囊中羞涩。但与之相反,本土VC/PE相比于外资同行拥有更多渠道,优先享有国内上市程序、规则、人员及监管审核机构等资源,因此也更具优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