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丨第八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
导语: 中国价值地产年会,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每日经济新闻独家主办,年会诞生于2011年9月的上海,每年一届,关注楼市最新风向,关注市场环境微妙变化,关注房企创新。 作为中国房地产业界影响力大、参与度广、权威性高的专业论坛之一,每日经济新闻将于9月27日下午16:00在上海兴国宾馆隆重举办“第八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今年大会主题为“大城无界”,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价值,与你论城市群经济体发展之道。
年会对“2018中国价值地产总评榜”进行了发榜和颁奖。
榜单共设置年度价值地产企业、年度价值地产上市公司、年度价值地产企业公民、年度价值地产稳健发展商、年度价值地产品牌运营商、年度价值地产机构服务商、年度长三角区域价值楼盘、年度京津冀区域价值楼盘、年度珠三角区域价值楼盘、年度中西部区域价值楼盘、年度价值文旅项目及年度价值产业园区运营商共计12个奖项。
中国价值地产总评榜,旨在为纷繁复杂的市场树立行业先锋,展示具有可行性的未来探索方向,从而推动中国地产行业人居升级理念,为提升社会效率作贡献。视行业变革、深掘地产价值。这正是“2018中国价值地产总评榜”的意义所在。
会上,《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卢嵘对“镁刻地产”品牌进行了发布,他说道:
中国房地开发是24年前,经过这么多年的深刻改革和蓬勃发展,整个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变,但是我们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整个行业处在未来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后,需要历史的长度和市场的高度定位行业的发展,“镁刻地产”就是诞生在此。
我们目的把“镁刻地产”打造成为中国最具专业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机构新媒体,代表《每日经济新闻》在整个行业里面的话语权。我们有这样一个小目标,到2019年的时候把“镁刻地产”从一个只有2万粉丝的微信小号变成一个拥有10万+粉丝的行业公众大号,从而代表了《每日经济新闻》在整个行业里面的影响力,把它孵化成为《每日经济新闻》知名的地产IP,使“镁刻地产”成为一个有个性、差异化、专业性、趣味性并存的新媒体,聚集起一大波具有高度影响力和高度专业力的粉群。
“镁刻地产”毕竟是一个年轻的新媒体,我们希望“镁刻地产”无愧于历史,更无畏于将来,这就是“镁刻地产”整个团队的现实和未来,我们希望在座的所有嘉宾一如既往地关注“镁刻地产”,成为“镁刻地产”和《每日经济新闻》忠实的粉丝。
在高峰对话“无界篇”中,保利发展上海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傅小君表示:
涉及到做相关多元化的问题,做转型的问题,从保利的地产发展来看,有12个板块,我们做房地产的过程,包括这几年创业的过程,让大家习惯了做一个新兴的模块的同时迅速扩大规模,最终实现资本化的过程。
另外是如何能够把这12个板块,真正形成一个闭环。真正说生态圈也好,产业链也好,这个里面形成闭环不是分散的多元化,在上海我们对房地产主业之外做了一些尝试,希望能够有突破的同时,将来能够做成一件事情。
在高峰对话“无界篇”中,云南城投置业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袁浩表示:
这些年云南城投在全国的布局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各个城市。在产业部分,最近几个大的动作让资本市场逐渐关注我们,比如对银泰,还有对成都会展的收购等。成都会展收进来以后,会展的运营全国来说是数一数二的。
因为并购了很多产业,以后都要有专业的运营,比如成都会展集团,在进来之前是唯一的一家民企,利润率很高,做会展运营定位很高的。未来我们会打造专业的运营团队,这些专业团队是未来我们做产业地产的一个必要的抓手,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坚持的。
在高峰对话“无界篇”中,上海万科产城发展总经理郭立超表示:
就万科而言,每个业务都有自己的条线,第一是产业园,第二是办公office,第三是商业地产。早年万科是以住宅起家的,而且这个定位坚持很多年,到12、13年的时候提出城市配套服务商,今年这个定位又升级了,最新的定位是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做业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没有特意以多元化或者做多为发展目标。
现在我们秉持了一个理念或者定位就是美好场景的营造师。在我们内部可以看到不同的团队和专业口融合在一起。我们内部就是围绕着项目,围绕着专业场景展开,比赛道这样的场景比较少。
在高峰对话“无界篇”中,中国指数研究院3Fang互联网集团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志杰认为:
都市圈是城市圈发展成熟阶段的最高形式,在世界上都市群代表了发展,很多的都市群能够连成一片形成都市带,像日本东京大阪形成的都市带,在中国都市群是目前发展的一个阶段。都市圈是跟周边城市的联动,长三江都市群我们分为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
“无界”符合房地产企业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界限,现在多元化发展。每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很多时候对于无界和多元化的发展,因为企业的性质不一样,每个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不一样,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希望给大家有更多的分享。
在高峰对话“大城篇”中,三盛集团品牌营销总经理朱黎民表示:
今天讲的都市圈城市圈,从一个维度反映出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轨迹,每个城市通过执政者的努力,通过奉献者的努力去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能级。
一个国家都市圈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财富水平,反映出来一个国家的能量。我们在全国做开发,最担心的是一个城市今天提出来是东扩,明年可能是西进,到后年可能就是北移,这么一来你所有的布局都完成了,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在高峰对话“大城篇”中,新希望地产副总裁姜孟军认为:
只有东部沿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形成了城市群,在西部最多就是叫都市圈。就成都和重庆来讲,成都在四川是第一大城市,GDP是1万4千亿;第二位是绵阳,有2200亿。差距极度悬殊,我们布局的时候围绕着成都,以及成都周边的城市,这还是大成都概念。
在城市的周边怎么样满足将来大城市,我们希望结合一些产业的发展,把地产跟大农业、大健康结合在一起,探讨农业小镇,观光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中心城市以居住为主,周边做产业和地产相结合。
在高峰对话“大城篇”中,弘阳集团执行总裁蒋达强表示:
城市群是一个市场经济走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过程,只要是市场竞争,只要是放开人口户籍各方面的限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城市的聚集。
在城市的格局固化以后,所谓的革命性的机会或者大的价值洼地的机会是不太多了。现在的格局就是在增量中间,基本上没有的情况下,在大的蛋糕里面怎么去切?因为格局已经变化,未来已经没有增长,这两个大的条件锁定前提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等着这个行业回归到本质,怎么样能够在中间杀出一条血路。
在高峰对话“大城篇”中,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建斌说道:
都市圈也好城市群也好都要根据国家的战略发展。这一轮的政策对房地产的监控越来越严,作为房地产本身来讲需要知道自己的实力,知道自己的能力,对市场的判断,然后完成房地产的发展。
今年5月份开始,我们将城市按照类别划分,原来的一线城市再加二线城市变为“一类城市”。因为无论从投资决策,买地、运营,要求的时间比较相似,所以把它们摆在一起。“二类城市”就是热二线城市,再加上都市圈里面较发达的地级市,县级市包括在里面都没有关系,然后就是“三类城市”,“三类城市”解决了很多问题。
在高峰对话“大城篇”中,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集团新闻发言人欧阳捷表示:
未来城市大发展的逻辑应该是都市圈。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我们的土地供应限制在耕地保护的红线之下,因此我们这些大城市的农用地虽然很多,但是供不出来。第二个原因我们城市不能扩展它的边界,没有办法用更多的土地供应我们的住宅用地。
都市圈跟城市圈不是一回事,城市间是竞争关系,你要优势的资源我也要,都市圈不一样,都市圈应该是大城市和周边的中小城镇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
中国指数研究院3Fang互联网集团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志杰上台解读白皮书的亮点内容。
他说道: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形式,这种形式里面人口、基金、基础设施高度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已经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在中国城市化已经接近60%,城市化发展的格局已经开始显现。
房地产企业逐渐聚焦商业地产,公寓和产业地产等新的领域。房地产多元化分布趋势明显。我们统计了中国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路径变化,现在大型企业向开发运营商方面进展,通过产融结合,资产证券化方式,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中型企业也在变化。
在新的时代下,开发商单靠开发已经不再是未来的核心竞力。长租公寓、产业地产、养老地产等未来空间很大,对企业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在新的时代下房产企业从服务入手,优化企业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只有这样才能能够满足新时代下的发展要求。
在会议现场,《每日经济新闻》再度携手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研究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中国指数研究院上海分院总经理李力、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卢嵘共同为《2018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揭开幕布,并在白皮书封面上签名。
每日经济新闻董事长、总编辑 雷萍致辞:
过去我们见证了房地产飞速发展的时代,今天我们作为媒体继续观察和深入这个行业,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今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其实每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每年我们举行这样的年会,也就是想聚集我们房地产的精英探讨当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
原有的商业模式正在被重构,新的商业模式规则正在建立之中,今天的主题是大城无界,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这8年的年会,每年的主题都是和当年的房地产行业的形势相关联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城市群的建设要全方位的展示低碳、绿色、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伴随着城市群的崛起,产业的升级经济的迭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势必提升城市群发展的合力。
很多房地产商开始转型为城市的运营商再到城市的服务商,再到美好生活的提供商,他们也参与到科技农业领域,碧桂苑的科技小镇等等在行业都是有口皆碑的。相比过去的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来讲,做运营和服务肯定更有难度,更有挑战的,很多的房地产商在多元化领域都是投入大于产出,如何探索出可行的发展道路,是接下来两个对话将要探讨的话题。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发起和管理成都市文创产业基金,并和人民创投成立了一个GP基金公司,管理成都市100亿的文创产业基金,募集25个亿的资金已经到位,接下来在文创领域、传媒、动漫、影视、文化、旅游、地产、会展等方面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