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再度收获佳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高于此前业绩预告的25%的上限。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净利润为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基于当前业务发展态势,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165.18亿元~171.86亿元,较上年增长23.59%~28.59%。
业绩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公司各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目前,立讯精密已形成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电子三大核心业务布局,并通过“内生外延”策略推动各板块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立讯精密方面称,将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充分发挥海外生产基地的战略支点作用,灵活响应并贴近服务全球客户的区域化市场需求,提供更具韧性和成本优势的全球化制造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将继续推动多元化业务的拓展,加大在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热管理、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投入,构建更具弹性的业务矩阵,为全体股东带来长期、稳健的回报。
“预计三、四季度市场需求平稳略增”
公开资料显示,立讯精密的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相关零组件、模组及系统集成业务。在消费电子方面,立讯精密因生产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iPhone手机而广为人知。
分产品来看,立讯精密可分为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通信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消费性电子和其他连接器及其他业务。其中,消费性电子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
面对消费电子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立讯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为战略方向,通过“垂直整合+场景创新”的双轮驱动,不断拓展成长空间。
具体来看,当前消费电子领域正处于AI终端智能化转型期,海内外大模型技术日渐成熟,带动AI手机、AI笔记本、AR/VR设备等智能终端实现爆发式成长,对高精度、小型化、多功能集成精密零组件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声、光、电、散热、射频、结构件等技术积累及垂直一体化优势,成为极少数能提供完整AI终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这一轮技术变革也正快速传导至终端市场,尤其是三季度末,苹果新机发布后市场反响强烈。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与美国智能手机周度销量追踪报告》显示,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上市后的前10天销量较iPhone 16系列增长了14%。中国和美国是苹果iPhone全球销量的两大核心市场,占据其整体出货量的绝大部分。该机构还称,中国消费者对标准版的接受度明显提升,iPhone 17的销量几乎是iPhone 16的两倍。
作为苹果的长期核心供应商,立讯精密将充分受益于大客户份额提升和新机加单所带来的业绩增长。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还曾在8月底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基于对从零件到模组再到成品全产业链的深入洞察,公司预计三、四季度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平稳略增的态势。客户在面对市场挑战时,能够灵活调整并采取成熟的销售策略,我们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充满信心”。
AI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除消费电子外,立讯精密在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板块同样保持高景气度。
受益于全球生成式AI应用爆发增长,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速扩张期,市场对高速光电互联、热管理以及电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极为旺盛。
然而,随着AI大模型分布式训练动辄需要“万卡”集群支撑,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也快速逼近100kW,光模块这个看似微小的“算力传输枢纽”,正悄然成为制约算力释放的瓶颈。带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常规光模块在速率升级至800G甚至1.6T的过程中,功耗与散热压力急剧上升——800G模块功耗已达18W,1.6T模块更突破25W,给传统数据中心的供电与散热系统带来双重挑战,不仅难以降低PUE(电源使用效率),也限制了业务扩展空间。为应对这一痛点,业界普遍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立讯精密凭借长期在高速铜互联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出了多层次的“组合拳”——以LPO(线性直驱光学)、CPO(共封装光学)及液冷光模块I/O冷板系统为核心,破解光模块的功耗与散热难题。其中,LPO方案通过优化光模块内部电路、去除冗余的DSP芯片,从源头减少功耗;CPO方案则将光引擎与交换机芯片直接封装集成,显著缩短信号路径,同时通过液冷湿接触强化散热。此外,立讯还开发了液冷光模块I/O冷板系统,它既能单独破解常规光模块的散热难题,又能与LRO(低功耗可插拔光学)、LPO等“低功耗方案”协同配合,实现“低功耗+强散热”的双重保障,让散热方案更灵活、落地更快。
经过持续研发与验证,立讯技术的光互连散热解决方案已全面成型,各方案均实现规模化落地能力。比如:51.2T CPO+冷板方案:电信号传输路径缩短,损耗降低40%以上;搭配非导电冷却剂,散热能耗减少近90%,助力数据中心PUE降至1.1以下;低功耗光模块方案:800G DR8 LRO模块功耗降至9~10W,较传统DPO方案降低25%以上;800G DR8 LPO模块功耗仅8W,较DPO方案减少50%,且已与多家头部交换机、服务器厂商完成批量验证;液冷I/O冷板:支持1.6T OSFP光模块,已在CIOE展会现场分别展示了“分体交付”“整体交付”两种形式的8Port的动态冷却效果,可快速匹配客户现有设备,无需大规模改造即可落地。
通过上述技术突破,立讯精密在光电互联领域的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公司逐步从行业的跟随者成长为被客户认可的技术引领者,并成功进入全球各大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建立了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立讯汽车电子业务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持续深化,智能座舱与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单车价值量显著增长。公司依托“零件-模块-系统”三级研发制造能力,从整车线束、连接器基础出发,成功进军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动力系统及智能底盘等核心零部件领域;通过与海内外知名主机厂的深度合作,以及与莱尼集团的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公司汽车业务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订单稳步攀升,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劲动能,展现出巨大的成长潜力。
业务持续向好发展的同时,立讯精密始终积极回报广大股东长期以来对公司的信任与支持,与全体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10月30日,立讯精密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的预案》,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6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1.65亿元(含税),占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比例为10.12%,以实际行动彰显了A股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
文/王清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