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十四五”前四年 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1.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3 21:12

    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辑|陈旭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召开《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新闻发布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统计数据发现,“十四五”以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显著高于GDP增速。这背后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哪些特征?

    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在发布会现场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十四五”以来,各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高于GDP(不变价)增速,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反映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保持在1.2左右。电力弹性系数与产业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绿色转型等存在密切的关系。

    侯文捷进一步分析,近年来,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扩张带动用电快速增长。在“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和供应链安全战略驱动下,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高端制造业正快速扩张,其产业链长且中间产品多、生产过程耗电量大,形成了新的用电增长驱动力。2018年至2024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均显著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年均增长8.0%。

    与此同时,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成为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支撑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带来电力需求刚性增长。2018年至2024年,互联网和相关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9.2%。

    此外,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也带动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带动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也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4年,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74.3%,拉动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1.8%。

    侯文捷表示,能源绿色转型也让电气化进程加速。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单位GDP能耗逐步降低,“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1.6%。

    与此同时,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的终端环节电能替代不断深入,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拉动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拉动单位GDP电耗总体有所上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11家上市公司现环境风险 正邦科技控股企业被罚100万元

    下一篇

    中兵红箭上半年预亏 曾计划全年营收增超90%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