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十四五”规划多项指标进展超预期! 今年GDP有望达140万亿元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9:29

    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辑|廖丹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出席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在这五年历程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也是前所未有的。郑栅洁表示,回过头来看,五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十四五”期间我国GDP规模持续突破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今年经济体量有望达到140万亿元左右。下一步将坚持适度超前、不过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迈上更高台阶。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总的来看,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郑栅洁表示。

    具体来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也相当于我国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的经济总量,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郑栅洁表示,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四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平均为5.5%。

    创新驱动方面,郑栅洁介绍,从这五年的投入和产出来看,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民生福祉方面,从宏观上看,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医疗方面,“十四五”期间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在总数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在“一老一小”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亿,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五年增长1岁。

    绿色发展方面,这五年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个方面。其中,“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相当于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此外,我国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取得新成果新进展,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成果惠及共建国家,在产业、交通、就业、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许许多多的重大进展和成效。

    综合国力突飞猛进

    这两年,不少海外博主在社交媒体分享来华见闻,中国的科技产品、潮玩等在海外掀起了“中国热”,海外网友也评论“中国真正把钱花在了建设上”,还有“中国变酷了”,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对此,郑栅洁表示,这背后反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回过头来看“十四五”,我国的综合国力应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郑栅洁介绍,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

    现在,我国的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十五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过去几年,我国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有了赋能千行百业的AI大模型,有了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人,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持续转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都在加快落地和实现,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总和。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明显上升,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共同繁荣之路。我国大力推进自主开放、单边开放,单方面免签“朋友圈”扩大至47国,“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2024年外国旅客入境量增长96%。

    此外,大国储备体系加快构建,物资储备更加充分、应对冲击的底气更足。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去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过4亿吨油当量、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

    “‘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升综合国力,为的是实实在在服务中国人民,也将为全球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机遇。未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扎扎实实提升综合国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郑栅洁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杰瑞股份:全资子公司收到项目授标函

    下一篇

    每经热评|延长大股东协议转让锁定期 为培育耐心资本创造空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