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飞机医院”上半年修全球50+架飞机!维修师用内窥镜揪“致命裂纹”

    红星新闻 2025-07-08 20:12

    民航局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天府机场与双流机场共运送旅客4350.3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90%。此外,成都边检站也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成绩单”,出入境人员已超300万人次,同比增加了11.2%,出入境航班2.3万余架次,同比增加了15.7%,出入境人员、航班量居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第1位。

    在成都巨大的航空枢纽体量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不仅有机舱里的机长、客舱里的乘务员、机场里的机务员……还有一群被形象地称为“飞机医生”的飞机维修工程师。

    7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走近飞机维修工程师的工作日常。

    飞机维修师们正在检修飞机

    飞机“心脏医生”每周检修飞机6-7次

    将风险“消灭”在地面上

    “发动机试车马上开始。”7月5日,随着川维大修部发动机工程师徐梓涵的指令,在空旷的试验场地内,一架川航客机的发动机随即发出轰鸣并启动。而在距离客机约20米的位置,四名测试人员拉起警戒线。约15分钟后,测试结束。徐梓涵和几名飞机发动机维修师,靠近发动机旁,仔细查看发动机运转后的状态。

    “像这样的工作,我们发动机维修班组一周要进行6-7次。”徐梓涵表示,他所在的川维,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是集飞机保养、检修、结构改装、客改货、飞机拆解等多项业务于一体的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维修基地,也被称作“飞机医院”。

    而作为飞机发动机维修师,徐梓涵常把自己形容为“飞机的心脏外科医生”。他直言,整架飞机的能量,全都来自发动机,不仅是飞机动力的供给,还有客舱内的光照、空调以及飞行舵面的运转力也是由发动机提供的。“和人类的心脏功能几乎一样,我们就是专为它治病的‘手术医生’。”

    徐梓涵表示,维修师每天的工作,被行内人称为“检修”,顾名思义,即必须要执行的检查、检测和修理步骤。具体来看,首先,在打开发动机的整流罩后,维修师会对其内部管路的走线、结构以及部件的情况进行基础检查。其次,维修师如果发现发动机有可疑的损伤,会借助无损探伤来检查。徐梓涵解释,“我们会使用专业的内窥镜、涡流、超声波、磁粉等探伤手段,相当于听诊器,可以查看发动机各部件无法用肉眼识别的安全隐患。”

    徐梓涵(站者)正在检修发动机内部

    在检查时,维修师最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徐梓涵说了两个词:风蚀、裂纹。“这两个问题,直接关乎飞机上的百名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他举例,如发动机叶片,首先检查这里有没有因为滑行中遇到小石子击打或者在飞行中因鸟击造成的小裂纹。徐梓涵表示,“一个用肉眼只能勉强发现的毫米级裂纹,可能在飞机起飞几十分钟后造成连锁的破坏事故。”

    其次,是风蚀。发动机在运行时,需要引入气体;加上发动机叶片高速旋转,风对叶片造成的侵蚀作用不容忽视。同时,风蚀对发动机外部的整流罩也会造成损伤,如果不及时发现,久而久之会有腐蚀造成部件缺损脱落的风险。

    徐梓涵直言,“如果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风险带到万米高空,发动机停车、紧急迫降等一系列连锁风险都是不可估量的。把风险‘消灭’在地面,是检修飞机的第一要务。”

    成都“飞机医院”替全球飞机“看病”

    上半年完成超50架次飞机检修 

    “其次就是‘快’字诀。”从事发动机维修师这个职业16年的徐梓涵表示,这些年的工作,使他早已习惯了“抢时间”。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们时常会接到临时抢修飞机的任务。例如,在飞机测试完成后检查时,突然发现地面有油迹、系统有故障等,我需要立即登记、汇报,对飞机发动机进行详细排查。”

    徐梓涵解释,因为可能在几个小时后,飞机要开始新的飞行任务,慢一分钟,意味着航班旅客的延误时间就多一分钟,不仅会打乱旅客的出行计划,同时还会影响航司的准点率。“因此,争分夺秒,是我们时刻关注的准则。”

    徐梓涵回忆,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周末,一架来自柬埔寨航司的一架飞机需要更换新型的发动机燃油喷嘴,而这架飞机将在周一早晨7点多执行航班任务,留给徐梓涵和他所在班组的时间非常紧迫。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客户想在中国打开市场、保证准时准点起飞的良好口碑,除了保证质量合格外,时效同样也是他们相当关心的因素。”

    徐梓涵正在检修发动机叶片

    徐梓涵感叹,“当时太不容易了,发动机燃油喷嘴是在发动机的最核心位置,要拆下它,需要先拆卸100多个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排布的零部件,用‘抽丝剥茧’来形容那次换新工作也毫不夸张。拆卸的顺序、方向,甚至是零部件拆卸时的力道,都直接关乎发动机后续的安装效果。”

    他表示,当时时间非常紧,组里一共12名维修工程师全员出动,“左右两个发动机,分工作业。”徐梓涵表示,在检修发动机时,绝不允许同一维修师连续安装两台发动机,否则,一旦出错,很可能连带两台发动机的装卸都出错,增加安全风险。“连续几天,每天12个小时,拆下旧件、安装新件、检验、调校、试车、交付,终于赶在时限之前几小时完成发动机零件换新,没有耽误航班正常起飞。

    徐梓涵表示,要成为飞机维修工程师并不容易,“就以飞机发动机维修岗位为例,首先要连续工作2年,才有资格考《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再考《机型执照》。”他解释,不论是空客还是波音,都有多种机型。“每种机型系列都有各自的结构特点,因此都对应各自的机型执照。有了执照,只是代表有修飞机的资格,真正修得好,就需要我们全情投入其中,将耐心与细心做到极致,才是每一名旅客乘飞机时安心的来源。”

    ▲一名飞机维修师正在检修飞机轮胎

    正是徐梓涵这样的飞机维修工程师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成都逐渐成为替全球飞机看病治伤的医院”。据川维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飞机深度检查维修超过50架次。”自2010年8月运行以来,川维已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20多家航空公司客户提供机体维修服务,截至目前,已维修各类飞机1500余架次。据了解,双流航空经济区已聚集重点航空企业248家,临空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占全区GDP的65%,2024年实现外贸进出口值超740亿元。

    上一篇

    倒计时30天!“世运”藏不住了

    下一篇

    成都世运倒计时30天 世运推广歌曲《与你同在》新歌首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