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已经吹响,在这激昂的旋律中,乡村产业不断壮大,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夏日的彭州蟠龙村,山间云雾浮动,绣球花开得正盛,“鹿野花塔”里游客络绎不绝。一位游客由衷赞叹:“没想到山沟里竟藏着这样精致的地方。”这句感叹,是蟠龙村这五年间脱胎换骨最生动的注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到20万元一路跃升至170万元,增长近八倍。
鹿野花塔
蝶变的力量,源于一次意义深远的“握手”。当金城社区党委书记与蟠龙村党支部书记双手紧握时,不仅是个体的协作,更是打破两片土地间无形壁垒的象征。“书记结对”如同一根精准的杠杆,撬动资源整合、激活产业升级。
破局之初,面对资源分散、发展失衡等难题,两位书记以“头雁”担当率先破冰。金城社区的“书记工作室”成为核心枢纽,党委书记化身“蟠龙课堂”导师,以“每周一课”“点位研学”等形式,从村庄规划到项目运营,为蟠龙村“两委”注入先进理念。
蟠龙课堂
双方深入调研,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双向匹配机制,精准挖掘共建需求5项、利益联结点4项。在15次扎实的实地考察与思想碰撞中,一条以“民宿点亮乡村”的特色发展路径豁然开朗。蟠龙村相关负责人感慨:“这不仅是规划图,更是信心图。”
蟠龙村
金城社区成熟的“金城共享”模式被成功“嫁接”至蟠龙村。在金城社区的倾力指导下,“蟠龙游”公司应运而生,创新推出“4411”集体收入分配机制,打造集体经济项目近10个,让发展的果实真正甜到村民心里。
书记结对如星火,点燃了产业升级的燎原之势。蟠龙村立足“文创+民宿”基因,实现了华丽转身:“绣球谷”游人如织,“蟠龙小院”“樱花小院”等精品民宿依山傍水而生。“以前,村民就是简单收租,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0万元。现在通过现代运营,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170万元。”蟠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蟠龙村
金城社区也借势腾飞,深耕“同在屋檐下”共享旅游经济品牌,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递进式的民宿产业体系:从早期“上下分层、旅居共生”的山宿1.0版本,到通过社区置换整合资源打造的林宿2.0版本,再到共享升级的青山台3.0版本,最终创新打造盘活村级闲置资产的“方塘·绿水涧”项目,并以“方塘系列”共享民宿为抓手,全面激活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方塘·绿水涧
此外,金城社区还通过“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334”分红模式,村民、市场主体、村集体结成紧密的发展共同体。“蜀中糖门”伴手礼、“友人森林”网红点,以及矿山营地、油库酒吧等15个特色场景,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乡村消费圈。2024年,金城社区集体资产突破1亿元,年收入达800余万元。
金城社区
两村协同,远不止于产业。金城社区“12N”工作法与蟠龙村“五户联助、三级联动”有机融合,陶艺匠人、民宿管家等7支专业人才队伍应运而生。联合发布的“风味柒村”主理人招募令,成功引进新村民100人、专业团队5个。延伸金城社区“同在屋檐下”治理理念,“蟠龙一家亲”的逻辑脉络清晰浮现,以“积分制”巧妙链接2500余名村民,将治理效能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
“风味柒村”主理人共建计划机会清单发布活动
一次跨越村界的书记“握手”,精准撬动了资源整合的杠杆,成为点燃蟠龙村蝶变、金城社区腾飞的源头活水。立足结对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两地正携手奔向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