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刘旭强 每经编辑|刘旭强
盛夏已至,2025年时间进度条也已过半,迎来半年成果检验的关键节点。
今年,场景创新被推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场景”一词,强调“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这背后,是新科技革命浪潮下,技术成果亟需在场景实践中检验的现实需求。场景创新,作为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关键桥梁,已成为驱动城市产业跃升的重要一环。
在这场全国性的创新竞逐中,成都走在前列。今年,“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场景中心”)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挂牌成立,核心之要,就是把场景创新打造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支点。
从园区到企业,从主城到县市新城,这些主体是成都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场景创新的前沿阵地。为近距离观察成都各区(市)县场景创新的蓬勃生机,从2025年5月起,每日经济新闻开展“场景驱动 走进成都未来试验场”系列调研活动,深入前沿技术应用场、未来产业新高地、创新消费新地标等前沿场景一线。
即日起,每日经济新闻将陆续推出“场景驱动 走进成都未来试验场”相关报道,展示成都以场景驱动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实现产业化的裂变之路。
为将场景创新做实做细,成都依托场景中心,构建了完整的场景网络,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16条重点产业链上组建场景工作小组,同时联动市住建、交通等市级部门及市属国企,形成全市覆盖、协同发力的场景创新体系。
以“场景创新”为突破口,一场城市级场景创新试验,正在成都全面铺开。一批技术成果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实现从“可能”到“可行”的关键验证。沃飞长空加速“空中出租车”的商业化落地,10家智能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将在主城区多个中心点位协助人们提升工作质效,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脑控外骨骼机器人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各大产业园区更是创新活力的集中迸发地。
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AI创新中心内,5G医疗急救车、无人驾驶自动泊车等一众“成都造”科技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内超40%的企业为成果转化企业,18家企业有高校、科研院所成果,直接奔转化而来。
成都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聚焦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目前在园企业450家,一批优质企业在这里从初创到壮大。
县市新城,作为成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产业创新突破的重要承载地。过去四年,成都县市新城工业投资占比平均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目前八县市承载着全市1/3的规上工业企业、1/4的工业增加值,已成为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特色装备、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高地。
日前,成都举行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支持县市新城用好资源富集、场景丰富的优势,在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赛道创新突破、弯道超车。
从实验室的创新火花到园区的产业集聚,从主城区到县市新城的创新联动,成都正以全域之力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试验场”。无数个具体的场景,如同一个个微缩的未来切片,在这里进行着从“可能”到“可行”再到“推广”的关键验证。这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加速器,更是城市产业能级跃升的核心动能。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区域竞争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