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林水产省26日公布了新的政府储备米投放方案,今后将不再采用竞标方式,而是直接与大型零售商签约,每60公斤糙米的税前售价为10700日元,比最近一次竞标的中标价格便宜47%。2025年,日本大米价格飙升,涨幅创54年来新高。为平抑米价,日本政府3月以来分四次投放41万吨储备米,但仅7%流入零售市场。此外,日本“米荒”还引发游客赴韩买米现象。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央视新闻26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26日公布了新的政府储备米投放方案,今后将不再采用竞标方式,而是直接与大型零售商签约,每60公斤糙米的税前售价为10700日元,比最近一次竞标的中标价格便宜47%。
此前,日本新上任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24日说,政府计划直接将储备米卖给零售商,而非像之前一样拍卖给中间商,希望以此平抑米价。
今年以来,日本国内大米价格不断上涨,连创新高。5月23日,日本总务省公布4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大米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98.4%,创下自197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日媒评论称,在2025年,日本大米堪比“吃不起的黄金”。
据央视新闻26日报道,今年3月以来,日本政府分四次累计投放了总计41万吨储备米。这也是日本自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以来,首次为确保大米流通量动用储备米。如果这些被释放的储备米全部进入日本市场,应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米荒”问题。
然而,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5月20日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末,真正流入日本零售市场的应急储备米仅有7%。那么,日本政府投放的几十万吨大米到底去了哪里呢?
3月18日,日本农协从受政府委托的仓库中接收了此番中标的储备大米。据日本全国新闻网报道,日本农协通过竞标收购了其中95%的储备米,仅3月和4月两次投放,农协就囤积了约20万吨大米。
于是,在2025年的日本,魔幻般地出现了“政府放粮、农协囤粮”的局面。
日本经济学家前财务省官员高桥洋一:释放储备米,结果95%都被日本农协买走了。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这就是经济学上的“买方垄断”。95%的份额都集中在日本农协手上,他们当然能随意定价。这完全是一场闹剧。释放多少(储备米)都没用,因为被日本农协垄断了。
日本农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协会,而是集经济、政治、社会职能于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农协的组织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的农户,掌控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金融保险等全产业链环节,仅农协旗下的农林中央金库就管理着超过100万亿日元的资产,相当于日本年GDP的9%。
据东京放送新闻报道,几十年来,农协通过“低买高卖”,垄断了日本约90%的大米交易量。农民将收上来的米交给农协,再经过批发商、零售商层层加价,最终卖到消费者手中。
日本“米荒”的原因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它揭示了日本农业政策的弊端,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
日本著名农业政策专家、经济学者山下一仁指出,日本的“米荒”是对日本农业政策和民生主权的一份警告。如果自民党与农协间的利益交易不能被打破,权力过度集中所导致的制度性腐败无法被根除,未来,日本还可能出现更多类似的“米荒”困境。
据新华社5月23日报道,随着日本大米价格不断上涨,越来越多日本人赴韩国观光后选择带走的“纪念品”成了大米。
韩国《中央日报》22日报道,许多日本游客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在韩国旅游时“顺便买米”的经历。一名日本游客发帖说:“在韩国的任务包括买米。”另一名日本游客调侃:“买米意味着锻炼肌肉。”
一名日本女游客拍摄视频攻略,标题为《比你想象得简单——如何携带大米!》,详细介绍她从韩国带2公斤大米回日本的经历。视频5月早些时候发布于社交媒体,截至5月20日获得近12万次点击。
近年来,韩国人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人均大米消费量逐渐减少,部分被小麦或大麦制品、豆类、玉米等取代。然而,韩国一些超市的大米销量近期出现增长,业内人士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游客争相采购。
5月1至19日,韩国大型连锁超市“易买得”位于庆尚南道7家门店的大米销量同比增加4%。一名超市管理人员说:“韩国国内大米消费量去年减少,销售额下跌约10%,但近期我们注意到(大米销量)回升,这主要归功于日本游客。”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4月28日至5月4日,日本超市5公斤大米平均零售价为4214日元(约合212元人民币)。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数据,5公斤大米近期在韩国的平均零售价为29782韩元(约合156元人民币)。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