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I加入 四川打造“智能建造”升级版

    四川观察 2025-05-21 18:56

    建筑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场景。在全省各地的建设一线,AI、数字驾驶室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加入,提升着“四川建造”的智能化水平。一起去房屋、桥梁建设现场,看看那里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在四川省委党校(东校区)项目现场,一位“新同事”的加入让项目施工“如虎添翼”。眼前这个百米高的黄色塔吊,配置了全省首台依托5G通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的塔机智能集控系统。有了这台系统,技术人员再也无需每天爬上百米高的塔吊,只用在地面的数字驾驶室就可以完成塔吊操控。

    中建三局四川省委党校(东校区)项目技术总工 张小冬:这是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核心科技成果,系统通过数字化驾驶舱,可对多台塔机的运行轨迹、吊装荷载、环境风险等数据进行毫秒级响应与协同调度,大幅降低传统塔机对人工操作的依赖。

    系统的投用,可以将高空作业安全风险降低80%以上,施工效率提升超过40%。此外,工业化造楼机、无人施工电梯等一系列智能建造装备也陆续在项目中应用。

    中建三局四川省委党校(东校区)项目经理 图鸿:这些智能装备的应用使得项目在数字设计、智能工业化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方面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在高效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可以严格把控我们项目的建设质量,以“数据驱动+智慧施工”赋能建筑业新质生产力

    在大型桥梁建设领域,以“智”破局的探索也在进行。在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交建钢构公司眉山基地,公司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国内钢桥梁行业首个“无人化”智能料库就在不久前正式投用。在这里,电磁桥吊、电动轨道车出料线等大型机械设备在多种传感器的加持下,犹如具备眼睛、耳朵、四肢的钢铁躯体,运转高效而灵活。

    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交建钢构公司资产管理部部长 高旭超:整个的背后其实有“大脑”和“小脑”两套核心的系统在支持它。智能调度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它具备数据采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智能控制系统相当于人的小脑,它是用来发出各项指令来指挥我们的“四肢”进行动作的。比我们传统桥梁的钢料库系统,它的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3倍。

    人工智能算法的加入,使得钢板从入库、存储到出库的全流程均无需人工干预,也让这个可以储存重量相当于27个埃菲尔铁塔钢板材料的“超级工厂”,可以同时满足10余个万吨级钢结构桥梁项目的生产需求。

    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交建钢构公司董事长 翁雪松:截至目前,公司先后参与成绵扩容高速、西香高速、川藏铁路等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国内钢结构桥梁行业首个无人钢板料库、钢结构激光复合焊接、数字虚拟拼装等一系列技术成果已经陆续投用。

    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聚焦市场主体和产业链培育,我省将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今年全省将新增3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和60个试点项目,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42%以上,项目单体装配率达到50%及以上。培育一批新型建造产业链企业和产品,努力打造产业生态集群。提升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四川建造”升级版。

    上一篇

    真金白银、政策礼包 四川多措并举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下一篇

    慧博云通:正在筹划购买资产相关事项 近期公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