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宝归来,凌晨3时抵达北京!被美国人以拍照为由骗走,流失美国79年!其价值巨大、无可替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09:07

    每经编辑|陈柯名    

    CFF20LXzkOxZpiaRAgBYCNSia7IP0jRH7E2pBhrbBwbcwib27fHJZsf40Sa5a9aZFcUN9pxWs8C5eibkx6GBMT2zYQ.png

    5月18日凌晨3时55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结束在美国的79载漂泊,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终于回到祖国!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KgrMShkibH6jRMdQMv5ic5Dia3aGImNWWtu2E5a6UzbIfQ2Nsbxssp4Pg.jpg

    1942年,帛书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被盗掘出土,因此称为“子弹库帛书”,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于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ng0DVq10Wibrg9meawbacG8DTNia7BDUtuWsdMy15FibxpaGUjj7NWwWQ.jpg

    此前报道,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两卷内容分别记述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Qdcb7kNolbDr4klz5JOobBE0KhskTnVUfrRdD5OktHvNbMTKdrf1Fg.jpg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我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是不可忽视的源头,价值巨大、无可替代。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kGcUEXT9e09x6Aiaj9LevbbUwTibS7dfFOkPKhj1LxayRyDSGO99xckw.jpg

    △“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月名图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POj84t6j3YXZ6HIPxP7tr6WeYYiaRzCyiaA9qEx5x9w9yWzHY9oPHmJw.jpg

    △“子弹库帛书”第三卷《攻守占》文字

    楚帛书第一卷《四时令》,图文并茂,中间折痕非常清晰,如今的可折叠地图、书籍的装订方式皆由帛书演变而来。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FTPrSicQFosY4bMkxhrT2A0gqpdzyaLmA5Tne6OePzI9q7n6UbIsvSw.png

    △楚帛书第一卷《四时令》

    主动追索的成功案例

    在以往,我国追索历史上流失的文物,通常是在文物走入拍卖以及所谓的“捐赠”等环节时予以应对。而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是我国通过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主动追索国际公约无法适用的历史流失重点文物,并成功实现文物回归。

    基于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形成的扎实完整证据链,以及中美两国间以文物回归纠正历史错误、推动双方在专业领域长期合作这一共识,经过多轮磋商,美方最终同意将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退出馆藏并返还我国。

    在国际博物馆界,为确保入藏文物的合法性,通常会对文物的来源来历进行系统性梳理,这项工作就是溯源研究。近年来,我国在流失文物追索工作上,开始采用溯源研究,同时也注重流失文物流转过程的系统调查。

    CFF20LXzkOz3iarIG55le3MUldCODtUbYcZ7vt7TVqxoS7bUuweYSSax4JcxcwNSiaH84G8032xIJCicO6KSQ7k3g.jpg

    国家文物局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副主任 朱晔:子弹库帛书的返还,是我国在溯源和流转历史研究所构成的证据链的基础上,主动就历史上流失文物,向对方提出,启动主动追索的一个案例,而且也是成功的一个案例。

    《帛书传奇》展示最全证据链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帛书,自1946年被美国人柯强骗取,流落美国至今近80年。在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帛书传奇》中,展示了最全证据链: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花费40多年时间,探寻子弹库楚帛书从出土到流转的来龙去脉,终于搞清楚了这件文化瑰宝曲折经历的证据链每个环节。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wvs3rfe6Jz16Wn7Maer9IQySKOSTWcWia4LVpr9nZH5YZQfNvRYsSOg.png

    1946年,湖南长沙古董商蔡季襄带着子弹库楚帛书来到上海,希望为这件宝物拍摄红外照片,以便辨认上面模糊的字迹。正在上海、常搜集中国文物的美国人柯强,得到这一信息后主动找到了蔡季襄,以一定可以把帛书上的模糊字迹拍清楚的承诺为诱饵,从蔡季襄手中骗走了子弹库帛书,并将其非法出境送往美国。预感到可能受骗又无可奈何的蔡季襄只得接受现实,和柯强签订了一份苍白无力的契约,大致写下这样的内容:今收到缯书一幅,暂定缯书代价美金一万元,现交保证金一千美元。如缯书寄往美国途中发生事故,或不寄还,按照缯书代价,除去保证金一千元,赔偿美金九千元,为据。

    1946年8月,柯强委托舒尔特斯,将运抵美国的子弹库楚帛书交给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的史克曼,史克曼曾将其两次寄藏于哈佛大学的福格博物馆。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6ShLDtLTrpz2DgmpjibicyVBbXEnusBpJL0SavK0tQ6o3XLOic5lXlKKA.png

    1949年,柯强又将子弹库楚帛书中完整的《四时令》部分,借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长达15年,其余残片则继续留在福格博物馆。

    1964年4月10日,柯强从大都会博物馆取走《四时令》,卖给纽约古董商戴福保。这位曾与蔡季襄相识的古董商,在这场文物流转中扮演了特殊角色。

    1966年,辛格医生偶然在戴福保的店内发现《四时令》,力劝好友赛克勒医生买下。最终,子弹库楚帛书落入赛克勒之手。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qR6ZSpWW8IFoSetAMia5MmmpLD87n82PiaaEiayOfFJ89Tib6oJzW0Txtw.png

    1987年5月26日,赛克勒去世,《四时令》借存至他捐资修建的赛克勒美术馆。

    在《帛书传奇》节目上,首次披露了1946年柯强未经允许将楚帛书带到美国后,蔡季襄向柯强催要钱款的信件,这是楚帛书流失到美国的重要物证之一。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04rEulAtCGOicEn7dQTPDDVroq3hZxCqpR7Q5MhUsiaHiaa7PtDOQPjlQ.png

    去年6月20日,帛书研究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受委托,在青岛向中国文物主管部门移交了曾经用于盛装子弹库楚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盒盖。这个盒盖带有福格博物馆借存标签等信息,原由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保存,能够证明盒中文物自1946年9月16日起已借存于福格博物馆,是帛书在美国流转证据链的重要一环。

    CFF20LXzkOwODZkMN4zibia1H50QcnxgmjXue8vX5Tghrcs1q6GOkia2FibZyaGePWgGPLCk2GhTNcN8wxyicdhd9bQ.png

    △子弹库帛书在美国流转物证交接仪式

    编辑|陈柯名 杜恒峰

    校对|刘思琦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以军袭击加沙多地 造成多人死伤

    下一篇

    最新!哈马斯拒绝移交抵抗武器!以军发动强烈攻势,加沙居民:以军像对待动物一样对待我们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