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口误”,其实是不应忽视的常识。陈丽君接受央视《文化十分》栏目采访,解读新戏《我的大观园》时提到,“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长子长孙,也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里面,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随即引发对《红楼梦》原著理解的质疑。苗怀明教授指出,原著中贾宝玉既非宁国府(长子长孙应为贾珍)也非荣国府(长子长孙应为贾琏)的长子长孙,甚至在其父贾政一房中亦非长子(早逝的贾珠为长子)。其实,只要认真读过《红楼梦》,都知道贾宝玉还有个逝去的哥哥贾珠,每当“宝二爷”挨打,母亲王夫人就会唤她的“珠儿”。演贾宝玉却不懂贾宝玉,暴露了对角色研究的不足。
这场“假长孙”风波,不仅暴露了公众人物在文化传播中的素养缺失,更折射出“饭圈文化”对理性讨论空间的挤压。
经典传承不容轻慢,偶像除了才艺,更要有与之匹配的文化素养。陈丽君的错误并非孤例,某演员将“气氛”错写为“气份”,某艺人因无法阐述角色被戏称“绝望的文盲”,均反映出部分艺人文化储备不足。究其根源,艺人过早投身行业导致基础教育缺失,加之一些经纪公司重才艺轻文化,形成“流量至上”的畸形生态。然而,经典的传承需要“较真”,演员若缺乏对角色的深度理解,其表演难免流于形式,更是对公众的误导。
面对不良“饭圈文化”,必须重拳出击。不只是文娱圈,“饭圈文化”还外溢到体育领域,成为非治不可的“毒瘤”。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行动,针对文娱与体育领域的“饭圈”乱象展开精准打击,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条,处置账号7.6万个,其中关闭账号3767个。
“犯错”很正常,与其执着于一人一事的对错,不如做好每个“角色”该做的事情。对演员来说,经典需要敬畏,要演好角色,就应先读懂角色。对于教授而言,通过史实解读向大众科普、纠偏,共同参与经典阐释,创新本应与学术严谨不相冲突。止于道歉与否的道德评判中,艺术传播需平衡“破圈”与“守正”。
本期话题
对于这场网络争议,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撰文/吴德玉 马晓玉 车家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