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临近,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增长。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预计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携程数据显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中日游客“双向奔赴”成亮点。同时,“反向旅游”趋势带火县域旅游市场。游客开始选择冷门“小城”游,“做减法”旅游模式成新趋势。
每经记者 舒冬妮 每经编辑 魏官红
预计日均215万人次跨境流动、入境订单激增173%、中日游客“互访热”⋯⋯2025年“五一”假期开启倒计时,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即将迎来最强劲的浪潮。政策红利的密集释放与年轻消费力的强势崛起,正共同推动这一市场从“回血”迈向“造血”。
根据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多家OTA(在线旅行社)发布的数据统计,入境游订单爆发仍是“五一”假期最值得关注的重点。除此之外,“反向旅游”趋势也在持续带火县域旅游市场,不少年轻消费者选择前往小城度假。
“日均215万人次”,这一数字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4月28日,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消息,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将主要集中在5月1日和5月5日。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以及签证便利化政策的推进,显著提升了入境吸引力。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北京首都、成都天府等大型机场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均超1万人次。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中日游客“双向奔赴”成为最大亮点:日本黄金周与中国“五一”假期有所重叠,“五一”假期日本游客来华订单同比增长近两倍,中国游客赴日包车游预订量同比上涨60%。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仍是入境游核心目的地。同时,重庆、青岛等城市凭借特色文旅体验跻身Top 10(前10名)。客源国方面,日韩、东南亚国家占比较高,韩国、日本、新加坡位列前三。
社交媒体的“现象级传播”进一步助推城市热度,如网红博主“卤鹅哥”带火重庆入境游,当地订单同比增长193%。复星旅文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益于中国香港直达桂林的高铁开通和航班恢复加持,Clubmed桂林度假村入境游预订量大增255%。
同程研究院认为,在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近期出台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举措,使得入境购物游有望成为“China Travel”(中国游)的新潮流,将进一步推动入境旅游市场的繁荣。
除了入境游火爆,“避开‘人从众’”“反向旅游”一直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趋势之一,今年的“五一”假期可能也不例外,年轻消费者涌向小城寻找“松弛感”,推动县域旅游市场消费升级。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旅游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四线及以下城市消费升级趋势较三线及以上城市更显著。前者市场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此外,小城“钞能力”显现,高星酒店消费占比碾压高线城市。
去哪儿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五一”期间酒店预订已覆盖全国1229个县城,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三成,400元即可入住高品质酒店。同程数据则指出,吉林白山、海南文昌、新疆昆玉等“宝藏县城”正凭借高性价比套餐走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华住集团方面获悉,今年“五一”假期,一线城市作为传统旅行目的地,酒店预订率仍然保持稳定;二线城市酒店预订率比去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三线城市酒店预订率比去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四线城市酒店预订率比去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
华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小城住宿预订需求的持续攀升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更加松弛、舒适的冷门“小城”游,从“挤在人海”到“躺进山海”,一种减少繁复行程、探索别样风景的“做减法”旅游模式正成为更多人度假计划的优先选项。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琳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