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当葵花药业选择渠道扁平化策略:修炼品牌、渠道内功,品牌OTC龙头“短痛”换长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2:59

    4月24日,葵花药业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7亿元,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数据的背后,是公司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呼吸类产品在2023年需求爆发增长后,销量开始回归常态,同时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带来需求端及成本端的同步;另一方面,零售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线下渠道出现结构性变动。

    作为OTC(非处方药)龙头企业,葵花药业选择主动应对行业变局,以短痛换长生。公司在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加快新品研发上市的同时,主动优化营销模式、梳理下游渠道库存,推动渠道扁平化与业务数字化,缩短渠道环节,提升决策效率。

    面临阶段性经营压力,也难掩葵花药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公司仍决定以总股本5.84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占公司去年净利润的近六成。

    线下零售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动,公司主动拥抱变革

    作为一家以生产中成药为主导,以“化学药、生物药”和“健康养生品”为两翼,集药品、健康养生品研发、制造与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品牌医药集团企业,葵花药业在2024年面临的挑战,可以按产品板块拆分。

    其中,中成药作为公司的核心支柱,去年收入为24.6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72.96%;化学药和营养保健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和1.86亿元,占比分别为21.10%和5.50%。

    从表面来看,公司业绩的变化源于呼吸类产品在上一年度需求爆发式增长后,由于高基数效应,整体销量呈现下行回归趋势。同时,前期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成本压力增大,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去年,公司发布半年报时曾指出,随着市场突发性事件引起的极端需求逐渐消退,市场需求回归常态,线下渠道端零售市场整体出现结构性变化。集中带量采购、门诊统筹等政策的实施,以及“三个钱包”(医保个账、医保统筹、现金支付)的结构性调整,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O2O(线上到线下)、B2C(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等线上渠道的分流,也使得实体药店的客单量和客单价有所下滑。

    作为OTC领域的龙头企业,葵花药业已经走到了需要变革的十字路口,公司做出了可能影响短期业绩,但有利于长远健康发展的选择——持续梳理下游渠道库存、优化营销模式。

    在4月25日的电话会议中,公司表示去年组建了自营B2B(企业对企业)平台“药直达”、优化处方药业务模式,实施渠道扁平化策略。目前,“药直达”平稳运行,处方药模式优化基本完成,渠道扁平化与数字化策略稳步落地中,需持续局部优化。

    目前来看,改革成效已经在年报中体现:由于强化费效管控,葵花药业去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减少68.46%,管理费用减少10.53%,但公司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减,比如儿童专属“祛火”饮品,小葵花露去年的市占率超过50%,在零售药店渠道的市场占有率逼近70%,高出第二名三倍以上。

    从线上渠道的建设来看,葵花药业于2024年宣布投资设立B2C平台葵花大药房。据了解,目前其京东“葵花药品旗舰店”已正式运营,拼多多“葵花药业官方旗舰店”“小葵花医药健康官方旗舰店”快手、小红书等新兴平台自营店铺亦已成功上线,公司已初步实现线上渠道全域生态矩阵布局。

    手握上千个药品批准文号,新药填补国内空白

    品种资源是医药企业核心资源。作为成立27年的老牌药企,葵花药业敢于大刀阔斧地改革,离不开品类全面、品种丰富的产品支撑。

    据了解,目前葵花药业以“一老、一小、一妇”为品类特色和主营战略。在“儿童用药、消化系统、呼吸感冒系统、风湿骨病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妇科、大健康”等治疗领域形成了产品管线的全面布局,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拥有药品批准文号千余个,其中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文号超500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文号近300个,独家品种/剂型28个(独家医保5个),其中“小葵花”儿童药上市产品超60个,“销售规模、产品数量、规模单品数量”在行业中均处于领先优势。

    而且,公司拥有数十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品种——护肝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葵花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胃康灵等。

    其中,用于儿童感冒、支气管肺炎治疗的小儿肺热咳喘系列是葵花药业的金字招牌,用于成人肝功能保护的护肝片公司首个十亿级重磅单品。2024年,这两款重磅药品还在持续发力,根据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企业及产品统计榜单,小儿肺热咳喘口服/颗粒揽获3项大奖:中成药·儿科感冒咳嗽类第一名、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中成药)、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儿科大单品(中成药)。

    在成人药领域,除护肝片、胃康灵、美沙拉嗪肠溶片等领军产品外,葵花药业还手握独家品种石龙清血颗粒、补虚通瘀颗粒、脉络通、天菊脑安胶囊等心脑血管用药及双虎肿痛宁喷雾剂、舒筋丸、活络消痛片等风湿骨病用药特色产品,慢病用药领域增长曲线清晰。

    与此同时,公司每年亿元级的研发投入,还在不断丰富产品库。在化学药方面,葵花药业在研品种近40个,主要聚焦儿科、成人消化及妇科治疗领域,已有部分品种处于放大生产、BE试验以及注册申报等阶段;在中成药方面,公司根据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经典名方目录,进行经典名方研发项目开发,目前,同名同方药开发以及中药品种保护(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工作在进行中,已上市中成药产品(定坤丹、血府逐瘀丸、乌鸡白凤丸)在进行二次开发中。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填补市场空白、追平国际差距的新品越来越多。今年3月,葵花药业旗下的布洛芬混悬滴剂、聚乙二醇3350散获批上市,前者适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标志着公司完成了儿童退热领域的全场景战略拼图;后者可用于缓解偶发性便秘,是国内首个上市品种,成功攻克了聚乙二醇3350散的关键生产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自主生产空白。

    修炼品牌、渠道内功,外延扩张成果持续显现

    从黑龙江省国有五常制药厂改制成立至今,葵花药业已经走过27个年头,期间构筑起的品牌和渠道两大壁垒,是公司在市场变化和政策更迭间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也是公司下一场变革的不变之道。

    具体来说,公司在品牌方面已经成功打造了“葵花”与“小葵花”双品牌矩阵,根据专业品牌机构Asiabrand(亚洲品牌集团)的价值评估,“葵花”品牌价值达184.32亿元,“小葵花”品牌价值达144.84亿元。

    去年,在中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葵花药业以卓越实力荣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两个重量级奖项,同年,葵花药业登上2024米思会-“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第13位,并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医药产业领跑品牌”奖项、2023—2024年度民族医药品牌建设信息发布会“2023—2024年度民族医药品牌建设百家企业”等荣誉。

    在渠道方面,公司坚持自建营销渠道、自主产品推广、自控营销终端,建立了深度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目前拥有近30个事业部级销售单元,在全国建立了近400支省级销售团队,与全国超500家医药流通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有效覆盖全国近8000家等级医院、诊所,以及超过30万家零售终端网点。

    未来,公司的外延发展值得关注。实际上,葵花药业从改制设立到上市,持续的并购贯穿始终,如今,在“一老一小一妇”战略的引领下,公司仍积极在市场中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通过投资手段实现对大品种和优势企业的整合,加速自身的跨越发展。

    年报显示,今年1月,前期葵花药业投资参股的北京法玛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凝胶贴膏获批上市,参股的格乐瑞(无锡)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新一轮资本投资;去年12月,公司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同签署关于成立“北大医学-葵花药业集团菌源酶与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意向书》,通过科研平台联合打造,借助高校的人才及科研优势,与公司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推动公司科研水平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市场不断地变化,葵花药业慷慨的分红风格或仍具有较高确定性。叠加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葵花药业自2014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高达40.45亿元,这一数字占到了公司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的67.86%,是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的3.03倍。

    在行业波动期锚定了“长期主义”的坐标,公司正以内部改革、产品升维及品牌建设三大战略支点坚定重构企业增长逻辑。而在其接下来的业绩修复期,一场向新驱动的新故事,已悄然展开。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李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超1万亿千瓦时 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过3亿吨

    下一篇

    持续经营能力仍存重大不确定性 纳川股份被出具保留意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