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护肤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疗愈”,一场由科学验证驱动的消费革命正在改写美妆行业的游戏规则。
4月25日,在2025国际化妆品创新大会中,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ONE”)作为特别合作伙伴参与会议,主播旺旺参与’头皮护理与毛发健康’分论坛,美ONE美妆支持中心负责人Annie、主播莫莫参与“情绪护肤应用基础与产业化”专题。他们分别就“情绪护肤”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当品牌概念层出不穷,如何洞察消费者真实需求,并将消费者的潜在认知与需求转换为拥有可信的产品力,成为了当下品牌突围的关键。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超6亿人受情绪相关皮肤问题困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消费者的护肤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对抗皱纹或保湿。
消费者对“情绪护肤”的认知虽仍处于萌芽阶段,但需求已清晰显现。根据美ONE发布的调研数据,70%的消费者都听过情绪护肤。其中,非常了解情绪护肤概念的消费者占3%,听说过但了解不多的消费者占48%,听说过并有一定了解的消费者占19%。
图说:美ONE美妆支持中心负责人Annie在论坛上分享“情绪护肤”话题
消费者普遍认可情绪与护肤之间的强关联。超过九成的消费者认为情绪能够影响皮肤状态。在情绪对皮肤影响的具体情绪类型方面,压力和焦虑对皮肤的影响最为显著,超过90%的消费者认为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会导致皮肤问题。
对于情绪护肤产品,消费者有着明确的期待。81%的消费者期待情绪护肤品拥有芳香疗愈的特征,66%的消费者关注情绪护肤品的感官设计,如产品触感和温度变化等,11%的消费者则更关注产品配套的心理疏导内容。
在产品属性方面,肤感和香味备受关注,认可度分别达到89%和76%。功效方面,舒缓修护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需求,83%的消费者会选择舒缓修护类产品来应对负面情绪,55%和54%的消费者则会选择提亮肤色、保湿补水的产品。
同时,从数据上看,非常了解情绪护肤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更关注产品功效和成分,每天会进行多次护肤,每月护肤花费在500-1000元之间。在一线城市中,45%的消费者愿意为产品中舒缓情绪的成分支付更高价格。
情绪护肤站在神经美容学、芳香疗愈学和心理皮肤学的学科发展交汇点,在市场的热切期待之下,行业正加速向“科学可量化”发展。
Annie指出,情绪护肤需以科学验证为基石,例如通过脑电波测试、AI微表情分析等技术,将抽象的情绪变化转化为直观数据。“产品是否经得起推敲,还是得通过建立科学的方法来验证,这是消费者信任的基石。”Annie说道。
面对消费者对“科学可信度”与“感官体验”的双重期待,品牌正通过技术破壁与场景化设计打开市场。Annie指出,场景化设计能够帮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强化情绪共鸣。
从香薰蜡烛搭配按摩手法的沉浸式护肤,到“香氛+触感+视觉”的多感官协同,越来越多的品牌也试图将产品嵌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并借助科学实验来验证产品功效,以科学依据为支撑,为消费者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护肤选择。
据报道,英国品牌EVE LOM引入脑电情绪测试仪器,跟踪分析并可视化感受使用EVE LOM产品过程中的脑电变化及情绪感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使用EVE LOM伊芙珑产品时,大脑内的delta、theta波段有明显的浮动变化,表明护肤过程能带来舒缓、平静等积极情绪,而这类正向的情绪可以帮助加乘护肤功效。主打“中式养肤”的玉容初,则在产品研发中融入了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在当前的美妆环境中,概念定义层出不穷,产品功效真实性危机蔓延。Annie在分享中指出,希望未来能够和品牌、研发、原料、功效评价等行业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情绪护肤的科学发展和市场应用,让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时,更加信赖其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情绪护肤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图说:美ONE主播莫莫参与圆桌讨论
相比强调成分的功效性产品,美ONE电商主播莫莫在大会“情绪护肤的原理与实践”的圆桌讨论中强调,情绪护肤是一种综合性的护肤理念,涵盖了产品特性、仪式感和自我认知等多个层面。“情绪护肤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强调个性化、针对性的特点,我们也可以结合专业咨询和个性化服务,帮助消费者更精准地匹配产品,提升整体护肤体验。”
当电商直播间背后的美妆技术支持员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成分验证、功效实验与文献溯源,为产品贴上“科学身份证”,品牌、直播间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闭环正在重新构建。美腕主播旺旺也在2025国际化妆品创新大会的“头皮护理与毛发健康”圆桌中分享了相关看法。
当“讲成分”代替“讲故事”,当“硬指标”代替“软噱头”,直播机构的专业化参与者,正在逐渐参与对行业生态的重构。
图说:美ONE主播旺旺参与圆桌分享
相比传统的销售环节,通过直播间的销售节点,充当导购角色的主播能够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真实的使用效果,并通过评论区与消费者实现更直接的互动,快速验证产品的需求。但在互联网信息多点传播的逻辑下,差异化、专业化的内容更容易抓人眼球。旺旺表示,通过主播个人化的差异化内容,往往能够挖掘、传达产品的独特卖点和优势,并通过迅速传达到消费者。“用专业的体系和内容吸引我们的消费者,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