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公教育2024年报观察:战略转型下的扭亏为盈​​

    2025-04-27 17:56

    2025年4月,历经三年深度调整的中公教育,终于交出了一份业绩“扭亏为盈”的年度成绩单。公告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2.09亿元有明显改善。这份年报不仅折射出职业培训行业的结构性变革,更揭示了在宏观经济承压、就业市场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巨头的突围路径。

    2024年扭亏为盈,精益化管理成效显著

    公司财报显示,中公教育2024年全年营收26.27亿元,同比下降14.89%,但净利润实现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2.09亿元有了明显改善。值得关注的是,全年的毛利率提升了超5个百分点至59.66%,销售、管理等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这显示出精益化管理的显著成效。此外,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57亿元,同比增长169.6%。

    在运营层面,企业实施了组织架构调整计划,带动了直营网点产出比同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人效比同比大幅提升了51个百分点。年报显示,随着核心用户群体逐渐向Z世代青年转变,中公教育启动了组织架构的年轻化变革,从业务管理层,到教研、市场、销售等部门的储备干部都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此外,公司还加大对各大业务区的经营授权,提升业务前线决策敏捷性,释放业务区的市场拓展动力。

    战略转型:从培训供给到就业服务提供商

    中公的“二次创业”战略在年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年报显示,公司定位从“职业教育机构”转向“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标志着公司战略的根本转变。中公表示,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根据教育部预测,2025届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若叠加毕业3-5年仍未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存量群体,青年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将更为凸显。这种矛盾的形成与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0-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分别为1071万人、1078万人、1193万人、1291万人和1342万人,高考人数的持续增长意味着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保持扩张态势。

    政策层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特点,加强数字人才培育,研究数字经济技能需求清单,开发一批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训项目。

    正如政策而言,中公正在借助AI发力。在传统招录培训之外,2024年,中公将AI技术作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就业服务市场的突破口,试图打造覆盖职业全周期的服务体系,直接瞄准Z世代对就业服务的综合需求。据了解,2024年中公教育研发投入超2亿元,重点投向教学场景智能化、就业服务生态、硬件产品下沉化等三大方向,主要基于中公的“云信”大模型、中公AI就业智能伴学机展开投入与研究,并通过县域AI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在下沉市场构建起差异化优势。

    中公表示,在就业服务市场里,除人才招录培训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外,其他多个细分领域(包括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就业辅导等)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行业仍处于“供给分散”的蓝海阶段,市场需求正推动头部企业从单一的公共人才招录培训向综合就业服务平台进行战略升级,为行业开辟千亿级市场空间的新路径。

    行业人士观察,在职业教育从“规模”向“质量竞争”转型的关键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从渠道优势转向技术深度和生态构建能力。中公能否在AI技术赋能、组织年轻化变革、产品调整优化的三重驱动下,真正完成从公考培训商到就业服务生态平台的蜕变,2025年将成为决定性检验窗口。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亚玛顿:拟终止“年产4000万平方米超薄光伏背板玻璃深加工项目”

    下一篇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 促膝长谈! 真的“成果丰富”吗?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