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的表述超预期,强调“活跃”,预期差较大。货币政策方面,关注“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达哥认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是最大预期差,扩大内需是未来行情潜在主线之一,消费类行业和科技方向值得关注。市场持续缩量,上证指数需突破平台压力区,投资者应适当控制仓位,研究后再择机布局。
本周,大盘继续走出修复性行情,但更多地体现在局部板块上。全周,中小盘股、微盘股走势略强,大盘股、蓝筹股表现略弱,本周的情况与上周相反。其中,国证20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指数、微盘股指数的涨幅均超过1.70%,而上证50指数下跌了0.33%。
那么,中小盘股表现略强,是否意味着稳市场的任务已经结束了?4月25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今天,达哥和牛博士就大家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
牛博士:达哥,你好,又到了周末我们聊行情的时间。4月25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你怎么看?对于下周的走势,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道达:我对比了本次会议与过去几次会议的表述,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首先说下大家最为关注的股市与楼市。
去年12月及今年2月的政治局会议,表述都是“稳住楼市股市”;而本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则是“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对于资本市场,表述中的“活跃”两个字是超预期的。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已经稳住了。
从上述角度来看,我认为股市的预期差还是挺大,但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预期差可能不是太大。
其次,在货币政策方面,大家可能比较关注“适时降准降息”的表述。不过,达哥关注的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同时又提到“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3月份,央行方面的提法是“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本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中没有“研究”这两个字,这可能意味着已步入实质性阶段。
在我看来,在货币政策上,结构性工具的核心在于针对特定目标,讲究的是精准滴灌,效果好、灵活性强。
比如,2024年9月24日,央行宣布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两项工具包括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
事后来看,这对股市非常有用,不仅实现了向大股东、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投放,而且市场的反馈非常积极。
因此,要重点关注国家在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方面的最新政策。
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到,“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提前公布了一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从去年针对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所起到的效果来看,我认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预期差是比较大的。此外,也对“两新”进行了扩围。
综上,我认为,从股市的角度来看,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将夯实市场根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应该是本次政治局会议最大的预期差。
当然,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多是夯实市场根基以及着眼中长期发展。在短期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本周市场的表现,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似强不强,似弱不弱”,投资者的交易欲望不强。
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市场方面,本周上证指数在4月7日跳空缺口的上沿附近徘徊,且不完全回补,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3月24日至28日形成的平台有较大的压力,二是市场对部分上市公司业绩的担忧,三是市场在等待政治局会议的结果,四是长假前市场成交一般都会比较清淡。
要摆脱当前的横盘震荡格局并向好发展,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上证指数要放量突破压力区。目前上方距离最近的压力区,就是3月24日至28日形成的平台。在没有突破这个平台之前,以适当控制仓位为主。
本周,中小盘股表现略强,是否意味着稳市场的任务已经结束了?我认为,目前还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毕竟外部的不确定性还存在。
牛博士:谢谢达哥的分享。那么,在你看来,下周的机会又有哪些呢?
道达:刚刚我提到,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应该是本次政治局会议最大的预期差。因此,扩大内需这个方向是未来行情的潜在主线之一。
从最近两三年的政策来看,也可以找到线索。2022年12月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将扩大内需上升为国家战略;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升至年度十大重点任务之首。
可以看到,在美国新关税政策推出之前,国家早就认识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而在美国新关税政策推出之后,扩大内需又可以对冲外需的不确定性。
那么,哪些企业有望受益呢?在我看来,扩大内需的重心之一是消费类行业。
消费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消费类,比如食品饮料、医药医疗、酒店餐饮、旅游、商贸零售、酿酒、家用电器、汽车等板块;二是一些新消费场景与业态,比如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板块。
除了扩大内需方向之外,第二个潜在主线是国产替代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包括半导体与人工智能等板块。
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到,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本次集体学习的通稿提到,“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
上述表述,利好AI应用、算力、芯片、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我认为是中期值得关注的方向。
最后,达哥作一个总结:市场持续缩量,如果要摆脱这一格局并向好发展,那么上证指数需要突破3月24日至28日的平台压力区才行。在没有突破这个平台之前,以适当控制仓位为主,不激进。
板块方面,关注两大方向,一是内需消费方向,二是科技方向,这可能是未来的潜在主线。不过,当前市场赚钱效应还未完全起来,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不宜盲目下手或匆忙下手,而是要在研究好之后再择机布局。
PS:想了解达哥的更多观点,或想和达哥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道达号”。
(张道达)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