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间,景嘉微(300474.SZ)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5亿元。
同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02亿元,净利润亏损5485.02万元。
虽然整体业绩承压,但景嘉微2024年芯片业务收入却大幅增长33.72%;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成效明显,JM11系列GPU芯片已研发成功,目前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
进入2025年,DeepSeek横空出世,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国产算力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国产GPU头部企业,景嘉微的发展前景日趋明朗。
作为国内少数实现GPU芯片自主设计的企业,景嘉微长期深耕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及芯片领域。
2024年,受专用市场需求波动及部分项目价格调整的影响,传统主营业务图形显控领域产品营收同比下降47%,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产品营收同比下降54%。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家A股公司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特定行业的采购规划、订单下达出现了一定波动,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导致行业公司的营收、毛利率普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然而,景嘉微芯片业务却成为亮点,收入达1.35亿元,同比大增33.72%,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14.18%跃升至28.99%,已成为驱动公司成长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景嘉微成功研发了JM5400、JM7200、JM9系列、JM11系列、景宏系列等一系列GPU芯片、模块和整机等产品,在高性能GPU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4年,JM11系列GPU芯片研发成功,目前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据了解,JM11系列能够支持硬件虚拟化技术,可满足云桌面、云渲染、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性能渲染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云端应用生态。该系列的成功研发进一步拓展了景嘉微的技术领域,有利于增强公司云边端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矩阵加速迭代的背后,是景嘉微对技术路线的长期坚守与高强度研发投入。
即便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公司依然选择逆周期加码研发,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构筑竞争壁垒。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景嘉微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42%、42.86%。
2024年,这一指标攀升到了60.18%,全年研发投入达2.81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超6984万元,继续保持在高位。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共申请221项专利,其中144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均已授权,登记了152项软件著作权、4项集成电路布图,持续夯实技术硬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下半年,公司完成了38.33亿元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重点投向“高性能GP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及“通用GPU先进架构研发中心建设”两大项目。前者计划开发的GPU芯片产品主要面向人工智能、游戏、数据中心等图形处理和高性能计算领域,而后者则聚焦于核心架构、计算库等底层技术的突破。
景嘉微表示,公司全力推进由“专用”到“专用+通用”的发展战略,瞄准GPU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方向,持续开展高性能GPU、模块及整机等产品的研发。
民生证券近期发布研报表示,看好公司在GPU芯片领域的领先布局,考虑公司在GPU芯片领域具有竞争力和稀缺性,且开拓GPGPU(通用GPU)业务打开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尽管过去一年业绩承压,但产业链的积极变化已悄然显现。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约为1709亿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7.1%,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了3.0%。2025年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创同期历史新高。
与行业复苏同步,景嘉微经营数据也释放了积极信号。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公司合同负债达3143.09万元,同比增长35%。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5年半导体市场将迎来全面性增长,规模将达6970亿美元,增长率为11.2%,彰显出行业整体的稳健扩张步伐。
除了行业回暖,国内算力市场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这也为景嘉微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进入2025年,DeepSeek横空出世,AI变革大幅提速,国内算力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此外,近期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客观上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提速。
作为国内GPU领军企业,景嘉微或许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