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近日发布四川外贸数据,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贸呈现“韧性发展”态势,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额达2580.4亿元,规模居全国第8位,同比增长7.6%。
成都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 肖晓文:四川进出口规模首次在开年一季度突破2500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2月、3月进出口增速达到两位数,实现良好开局。四川外贸主体队伍更加厚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增加了6.7%。
外贸队伍更厚实的同时,市场主体活力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在遂宁,四川广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成本优势与高质量的交付能力,一季度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近期,企业与国际头部功率半导体公司达成千万美元级年度订单,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超过95%。
四川广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晖:一季度,我们实现了出口额213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8%,环比也增长了8.5%,以我们核心的低压功率器件作为我们出口的核心产品。
此外,企业还借助RCEP等自贸协定降低关税成本,提高运输和通关效率。截至目前,公司全年出口产品订单已达18万片,预计全年出口额1466万美元,同比增加127%。
除了深耕“一带一路”贸易市场,以创新为驱动也是企业走向广阔天地的关键。在绵阳佳联印染智能化生产车间,一批高端功能性面料正加紧生产。这种具有防水防油、阻燃等复合功能的面料,凭借技术优势在高端品牌市场形成不可替代性。即便面临关税压力,企业订单仍保持稳定,今年一季度自营出口额突破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
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 周仁丽:最近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包括展会,去开拓这些市场,也是初见成效,我们公司主要合作的对象是品牌公司,他们对我们的产品还是有很大的依赖度。
同时,绵阳海关通过“一站式”通关服务、申报流程优化等举措,助力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先机。数据显示,一季度绵阳纺织品累计出口1.8亿元,环比增长49.4%。
绵阳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 彭涛: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化和区域贸易协定红利释放,绵阳海关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释放海关惠企政策红利,助力绵阳纺织在全球市场织就更广阔的“锦绣蓝图”。
在达州,民营企业同样积极投身“出海”征程,尤为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在万源市的巴山青茶叶包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刚刚制成的茶叶进行检验核对,完成所有程序后,这批茶叶将发往中亚地区。
四川巴山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 谭启东:今天这批茶叶将近3吨,因为国外客户对茶叶的水分、茶酚酞含量有比较具体的要求,我们出货前必须要再次核对检测信息。
近年来,达州万源发展茶叶基地2000余亩,年产各种茶叶4000余吨,旗下拥有多个系列品牌。借助“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成功拓展海外版图。
四川巴山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在云:这个月我们已经发了26吨茶叶,创汇将近400万元。今年我们已经收到的中亚订单3750吨,价值在3.5亿元左右。
今年一季度,成都进出口2065.2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0%,拉动全省外贸增长9.1个百分点。同期,宜宾、泸州、凉山发展态势良好,增速均达两位数,雅安、资阳、广元外贸均实现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