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规模超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5%;负债规模超2.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1%;营业收入达到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增速领跑万亿规模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保持较高增幅。整体看,南京银行交出的这份业绩答卷,可谓厚实提气、成色十足,彰显了该行新一任领导班子带领全行担使命、抓改革、开新局的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
过去一年,在低利率、低息差的经营挑战下,南京银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把发展作为最大的确定性,坚定不移推进稳经营、提质效、促转型、增动能,取得了好于预期、好于市场的经营业绩。稳健的经营底色、精进的质量效益、强劲的发展韧性,成为诠释这份优异成绩的最佳注解。
“稳”的基础持续筑牢。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总资产跨过2.5万亿大关,达到2.59万亿元。存款规模超1.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8亿元,同比增长9.26%。贷款规模超1.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73亿元,同比增长14.31%。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突破500亿元和200亿元,双双站上新的台阶。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连续15年保持在1%以下。拨备覆盖率335.27%,风险抵补能力充足,稳健经营的基本盘进一步打牢。
“优”的质态全面提升。统筹做好高收益资产投放和高质量负债拓展,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持续优化。资产端,强化大类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贷款和垫款等核心资产占比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生息资产收益率保持合理水平;负债端,大力拓展低成本核心负债,增加多元化负债来源,中长期负债成本持续压降,付息负债付息率不断走低。2024年末,该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97%、0.83%,处于合理区间。净息差1.94%,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资本充足率13.72%,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8.08%,较上年末下降2.39个百分点,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进”的势头强劲有力。系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力对“两重一薄”、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信贷投放,贷款增速高于资产增速1.06个百分点,存贷比连续三年保持上升。加速扩围积存金、柜台债等财富管理新赛道,战略业务、重点业务发展实现量质并进。客户数量稳步增加,启动价值客户倍增计划,公司价值客户超1.6万户,零售价值客户超302万户,新增代发企业客户1.1万户。盈利能力不断攀升,去年该行营收、净利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且增幅逐季提升,“正U型曲线”不断向上延展,内生增长动能充沛。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62%,非息收入保持较高贡献度,占比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
进入2025年一季度,南京银行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保持平稳增长: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6.71%至2.76万亿元,存款、贷款规模较年初分别增长10.77%和7.14%。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6.53%,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08亿元,同比增长7.06%,营收净利继续延续双增态势。同时,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0.83%,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保持在320%以上,风险抵补能力较强。从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南京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动能十分强劲,为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4年,面对日趋激烈的同质竞争,南京银行厚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追求长期主义,深化客群经营,三大战略板块业务更加多元均衡,价值创造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对公业务锚定服务实体经济,加大信贷资源投放。2024年末,该行对公贷款总额超9360亿元,较年初增长14.86%,成为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围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及区域特色产业,该行配置专项信贷额度,通过创新场景产品,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投行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实体类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量增长超60%。强化提升科技金融特色竞争力,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1270亿元,客户数较年初增长超30%。国际业务增长迅速,服务客户数超1万户,增幅超50%。普惠金融扩面增量,贷款余额1344亿元,服务客户超4.56万户,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质效双升。
零售业务深化战略转型,与客户共享价值创造。把握财富管理的时代机遇,管理零售客户金融资产规模(AUM)超8260亿元,同比增长12.77%。强化财私一体化管理,推动客户价值跃迁,私行AUM同比增长15.53%。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持续丰富零售产品体系,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余额超22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8%。南银法巴消金公司贷款规模全年增长192亿元,增幅达61%,迈入行业第一方阵。
金融市场发挥多牌照业务优势,打造多元业务增长点。2024年,资产托管规模达3.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59%,托管中收同比增长超28.69%。响应居民和企业财富管理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黄金积存、柜台债等业务品种,柜台债业务交易量城商行排名第一,新的利润单元“多点开花”。集团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南银理财资产配置能力大幅提升,产品规模超4730亿元,较年初增长26.62%,规模稳居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前列;鑫元基金规模效益同步攀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围绕更好服务客户,推动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和职能优化。在总行新设了科创金融部、国际业务部,将战略客户服务移交投资银行和战略客户部,调整和设立零售信贷和信用卡部、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部,通过激发活力、打通资源,细化分工、强化协同,优化运营、提升效率,全力提升客户服务的精度和实效,助力客户实现更大价值成就。
南京银行稳定增长的规模效益,稳健均衡的经营范式,也映射在股东权益和资本市场表现上。2024年,该行股价累计上涨57.96%,排名A股上市银行第5位。持续稳固良好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提升股东和投资者的预期,大股东纷纷出手增持,法国巴黎银行、江苏交通控股、东部机场集团投资公司等主要股东全年累计增持超70亿元,在A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基本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83元和14.33元,均实现稳步上升。分红方面,在中期分红37.1亿元的基础上,年末拟再度拿出分红23.44亿元,合计占归属公司股东年度净利润的30%。自上市以来,南京银行已累计分红近460亿元,派息率维持在30%以上,近三年累计分红超171亿元,实现了让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回报承诺。
风险防控是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南京银行坚持“优化风险管理,增进价值创造”的风控理念,构建覆盖经营管理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强化授信全流程管控,推进风险早识别、早处置、早化解,稳妥有序做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风险化解,确保业务连续性和经营的平稳运行。
2024年,南京银行大力实施智能风控体系打造,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嵌入业务场景,推动授信审批垂直化改革试点落地,优化审批流程。截至2024年末,该行贷款不良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延续了多年以来的良好表现。逾期贷款占比1.2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35.27%,贷款减值准备余额近350亿元,风险抵补能力稳定在较好水平。
纵观A股上市银行,南京银行资产质量长期处于城商行第一梯队,不良贷款率连续15年始终保持在1%以下,稳健的风险管控能力成为该行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法宝。
南京银行主动拥抱技术变革,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明确“AI+金融”的发展路径,全面赋能模式创新、产品升级和流程优化,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持续完善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体系,打造营销大脑和产业大脑“双脑数字引擎”,构建产业链图谱和客户全景画像,完成65条核心产业链和超百万企业动态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大模型精准洞察优势,为企业潜在融资匹配智能方案,推动客户服务升级和价值提升。
依托线上化能力建设,加快布局客户生态经营。围绕运营流程和客户旅程,持续丰富数字化产品供给,优化“一键接入、全渠道联动”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鑫e小微”“鑫e科企”等超20款对公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鑫福薪”全面融入客户日常生态场景,数字化转型成果持续涌现。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规模(MAU)突破228万户,同比增长超22%,客户体验持续改善。
步入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也迎来攻坚之年、实干之年。该行表示,将继续秉持价值创造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导向,全面推进实施自身战略规划,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始终为股东谋利润、为客户谋价值、为社会谋福利、为员工谋发展,在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