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从西部突围到全国领跑: 解码成都产投集团“双榜”登顶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1 17:12

    记者 姚亚楠

    日前,2024年度投中榜盛大发布,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产投集团)及其下属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创投资集团)分别入围“2024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2024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两大重量级榜单,强势跻身全国50强阵营,成为中西部地区排名最高的国资机构。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成都产投集团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投资赋能体系正在释放强大动能。凭借卓越的募资能力、精准的投资布局和强大的产业赋能实力,近年来,成都产投集团不仅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还在成都这片创新沃土上培育出多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也为新时期国有资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富有特色的“成都智慧”和可复制推广的“成都经验”。

    荣登权威榜单,跻身全国顶级投资机构阵营

    被誉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风向标”的投中榜单已连续发布19年,该榜单不仅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更是诸多大型机构LP筛选GP的核心依据。此次评选覆盖2024全年数据,在逾千家参评机构中,最终仅有数百家机构入围主榜单。

    此次成都产投集团首次参评投中榜即跻身前50强,科创投资集团更是实现榜单排名的“三级跳”,完成从“新锐”到“领军”的完美蜕变:2021年首获“年度新锐VC”,2022年荣膺“年度成长VC”,2023年首度入围主榜单,如今排名跃升至第32位,创下西部地区国资创投机构在该榜单的最佳成绩。殊荣叠加,此次评选中,成都产投集团还成功获评“中国最佳中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50”第36名,科创投资集团获评“中国最佳中资创业投资机构TOP50”第22名,彰显出杰出的投资运营管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成都产投集团与下属科创投资集团同步上榜创造了“双非”纪录——既非来自北上深等传统创投高地,又非纯市场化运作机构。来自西部的两家国资机构,在与红杉中国、高瓴投资等头部市场化机构的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这标志着成都国资机构主动管理能力获得权威认可。

    两家机构的成功突围,得益于其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投资赋能体系,成都产投集团以下属科创投资集团、成都先进制造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进投资集团)为主体构建起“天使+科创+重产+并购+科创接力”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体系,近3年更是推动实现成都华微、成电光信等11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占成都A股上市企业的约三分之一。

    去年以来,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经历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革,在“创投十七条”明确鼓励耐心资本深耕科技创新、新“国九条”着力构建现代化资本市场体系的新时代背景下,成都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以此次荣登投中榜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科技成果转化、智慧蓉城建设等市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撑。

    “双榜”佳绩背后:募投突破与产业生态创新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组令人振奋的募投数据:2024年,成都产投集团新募集资金规模约300亿元,持续保持强劲的募资势头。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一季度,成都产投集团管理的存续基金数量达150只,基金总规模突破1764亿元,累计实缴资金近千亿元,资金到位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在募资渠道拓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持续优化基金治理结构和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成都产投集团向域外国资和市场化机构LP募资实现突破,实现了从本土募资向全国化募资的重要跨越。目前,集团已与多家知名市场化投资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资金结构更加多元化,为后续投资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亮眼的募资突破之外,投资布局的精准性同样令人瞩目,2024年,成都产投集团完成投资264亿元。通过资本赋能,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地方专精特新企业460余家,其中成都本地“专精特新”206户,投资招引企业96户。

    从实际成效来看,“以投促引”的模式正在逐步显现价值,在核医学影像领域,科创投资集团投资的永新医疗颇具标杆意义。这家由香港爱国实业家曹光彪合作创业的核医学影像企业,在获得投资后将其总部从北京迁至成都国际生物城,并将建设分子影像设备制造基地,打造辐射全国的“核医疗装备及服务产业生态核心平台”。这一投资不仅填补了成都核医疗产业链空白,还将带动一批次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助力成都市核医学影像产业集聚。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将达500台套,将有效带动成都核医疗产业链发展。

    在集成电路领域,投资的嘉兆电子项目同样成效显著。这家起步于江苏的半导体测试服务企业,业务覆盖Memory、MCU、数模逻辑、功率半导体可靠性等多个主流领域,是完善成都芯片产业链的关键拼图。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科创投资集团与先进投资集团联合组建专项基金,确保股权交割顺利完成。同时积极协调厂房建设、银行贷款等关键环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促成企业顺利完成总部搬迁。围绕嘉兆电子测试平台,投资团队还主动对接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成都,逐步构建起“设计-制造-测试”的完整产业闭环。

    引进一个龙头、带动整条产业链、培育完整生态圈,这种链式投资创新模式,配合资本深度赋能与专业精准服务,正在成都这片创新沃土上培育出更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为新时期国有资本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富有特色的“成都智慧”和可复制推广的“成都经验”。

    产城共兴的成都实践:城市提供沃土、资本培育硕果

    事实上,成都产投集团的蓬勃发展深深植根于成都这座城市肥沃的产业土壤,近年来,成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的重大机遇,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科技创新动力日益强劲、先进制造业持续提档升级,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为本地投资机构带来更多机遇和更大挑战。

    城市提供沃土、资本培育硕果,近年来,在“工业立市”主战场,成都产投集团累计投资重大产业化项目61个,带动社会资本超4000亿元。在服务本土龙头企业方面,集团通过战略入股四川石化、川西气田、航发成发、通威太阳能等标杆企业,有力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扩能增产。同时,依托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链主企业资源,成功培育成都科能等高端制造企业,并主导中科翼能大燃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成都智造”品牌建设,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在重大项目招引方面,集团精准发力,引进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中创新航成都基地……一系列标志性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成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第一线,成都产投集团通过投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四川省智能卫星互联网创新中心等15个省级平台,深度链接清华大学、核动力院等大院大所,配套组建4只成果转化基金。基金体系累计研判成果转化项目近千项,推动清华大学空天爆震发动机等135项原创成果项目转化。同时积极构建创新服务生态,打造蜂鸟智造等5个中试平台和川大技转等3个概念验证中心,通过运营成都市技术转移联盟,累计为3000余家次初创企业提供技术合同登记等119项专业服务,有效打通了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通道。

    在绘就产业集群新图景方面,在新型显示领域,成都产投集团围绕京东方等龙头企业,成功引入路维光电、瑞波科等上下游配套企业,使成都跃升为全国显示产业新高地。集成电路方面,以海光信息为引领,布局奕斯伟等先进封装项目,培育莱普科技等国产替代化的关键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构建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带。新能源赛道,依托中创新航等链主企业,打造璞泰来等核心材料项目,形成年产超100GWh的动力/储能电池产业集群。同时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引进沃飞长空全国总部,培育远望未来等47家创新企业。

    城市持续优化创投生态,为资本创造更好环境,资本则以专业化的服务能力为纽带,为城市导入更多优质资源。成都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产投集团一方面将精准锚定成都产业升级方向,以战略性投资布局未来;另一方面会持续提升全周期投资与服务能力,完善企业成长赋能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四川美丰:董事长提议5000万元~7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

    下一篇

    上交所终止云峰新材IPO审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