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打造“1+N”城轨智能维保体系 3条轨道车辆全自动检修产线在成都正式投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7 08:43

    此次投产的三条产线填补了西南地区轨道车辆关键部件全自动智能化检修领域空白。

    每日经济新闻 张强    每经编辑|赵博渊

    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 图片来源:成都轨道集团提供

    4月15日,据成都轨道集团消息,轨道车辆车门、车钩、电气牵引3条全自动智能化检修产线在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建成投产。此次投产的三条产线填补了西南地区轨道车辆关键部件全自动智能化检修领域空白,标志着成都“1+N”城轨智能维保体系(1-轨道车辆,N-车辆核心部件及关键系统)基本成型。

    走进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这里也被称为“列车医院”,在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上,3米高的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从货架上自动抓取轴承,放在工作台上,进行精准检测,全程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整个车门检修产线共有3组机器人“医生”,同时进行车门部件的检测、维修、装配,仅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监控设备的高效运行,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传统的车门检修多依赖人工操作及单元化作业,拆装调试需要30分钟/扇门,现在使用自动化机器人,只需要10分钟即可完成检测与装配。”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合作企业成都康尼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马迪介绍。

    高效率是如何实现的?据了解,该产线采用“门扇+部件”自动化装配双线并行流水线生产模式,运用机器人矩阵和数字孪生技术,突破了传统门板固定工位检修模式,较传统作业模式检修效率提升2倍。

    “我们协同产业链链主企业、关键部件商,搭建全自动智能化检修产线,就是为了提升轨道车辆检修效率,建强轨道交通车辆维保核心能力。”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资产经营部项目经理杨颜介绍,除了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之外,车钩检修产线和电气牵引系统检修产线在全自动智能化系统的加持下,通过标准化作业,检修周期缩短约20%。

    近年来,成都轨道集团以“数智化”新技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强轨道交通车辆维保核心能力。成都轨道集团以建设轨道交通西部维保服务中心为主线,综合利用线网检修资源,打造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具备跨专业、跨平台车辆检修核心能力的综合服务商,创新驱动车辆运维产业链生态发展,持续投资布局智慧化、自动化车辆部件检修产线,加大面向智慧车辆及智慧车站等智慧城轨装备运维新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全力推动“1+N”城轨智慧维保体系能力持续建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黄金涨、芯片硬、港股跌

    下一篇

    保租房REITs观察 | 红土创新深圳安居REIT:2024年分红约6149万元,出租率下滑与成本上升难题待解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