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的沃尔沃4S店,体验“一日店长”的视频引发公众热议,记者发现,随着一系列服务落细,曾经令消费者头疼的“买车易,售后难”等问题正迎刃而解。
当消费者看中一款汽车,在APP上就能一键下单,轻松完成配置选择、定金交付等流程;没时间在4S店等着做保养,可以享受20公里内免费上门取送车的便捷服务;购车权益有哪些、配件是不是原厂货等这些容易“踩坑”的点,通过APP可以实时掌握……
如此丝滑的购车用车体验,源自沃尔沃对用户需求的洞察,持续投入解决消费者痛点,完善每个服务细节,周全守护消费者购车用车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带给消费者安心省心舒心的服务体验。
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豪华品牌的竞争已经从产品较量转向以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为核心的“卷服务”竞技。
实际上,早在2021年,沃尔沃汽车就推出了十二大服务承诺,涵盖购车、用车、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2025年1月,这一体系再次升级,将售后六大服务承诺升级为零件终身保、免费取送车、全天候守护、尊享代步车、残值有保障、服务更透明,以切实行动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在汽车传统服务模式中,存在诸如流程模糊、隐形消费等问题,给用户消费造成了许多顾虑。今年3月,沃尔沃基于对用户消费顾虑的洞察和理解发布了“消费透明承诺”,真正实现价格透明、产品透明、流程透明,以周全举措打消用户顾虑,同时联合经销商集团共同作出“消费透明承诺”,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此前,沃尔沃每年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投入约为6000万元,此次服务升级后预计投入将超过1亿元。
为了确保“消费透明承诺”有效落地,沃尔沃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在各个环节保障消费者权益。例如,客户进店即可看到店内摆放消费透明海报、财务室收银处台卡等“消费透明承诺”物料,并由销售顾问在客户看车时介绍“消费透明承诺”。
客户签署新车合同时,销售顾问100%清晰告知消费者随车产品价格和来源;其中包括原副厂信息、品牌、生产厂商、价格等双方确认后签署《销售随车产品告知书》。之后,消费者可通过沃尔沃汽车App查看订单进度、金融合同、保单信息以及购车权益发放的情况。
客户提车时,顾问会提醒客户核对《销售随车产品告知书电子签》中销售及赠送的随车产品、经销商实际交付的随车产品是否一致。当然,消费者也可通过沃尔沃汽车App查询产品信息,通过“原厂件标识”辨别是否为原厂件。同时,沃尔沃还设立投诉专区和预留专款赔偿,切实保障每一个客户的权益。
从表面来看,沃尔沃领先的服务保障得益于多年的投入和深耕,但从更深层面来看,这样的服务保障,更是源于沃尔沃对安全品牌基因的执着坚守。
自品牌诞生以来,沃尔沃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安全刻入品牌基因。无论是主动安全,还是被动安全,甚至是健康安全,沃尔沃从始至终都在为用户的出行生活保驾护航。
一辆沃尔沃,就是半部汽车安全史,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沃尔沃在汽车安全领域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使其成为汽车安全代名词。例如,沃尔沃在1959年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并无偿开放给所有的汽车厂商;1972年,首创后向儿童安全座椅,为儿童乘车安全提供了专业保障;1970年成立交通事故研究团队、1978年发明可调整增高坐垫、首创侧面安全气囊、2008年推出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从入门级车型到旗舰级车型全系标配城市安全智能系统……
在测试标准上,沃尔沃拥有远超行业的安全态度。例如,沃尔沃侧面碰撞测试标准为60km/h、1.9吨,碰撞能量是中保研标准的1.66倍,中汽研标准的1.9倍。正面40%重叠碰撞时速,IIHS的碰撞标准是64km/h,而沃尔沃则是将标准提高到了80km/h。在禁限用物质管控上,国家要求仅为6种,而沃尔沃的禁限用物质超过6000种,高出国家标准1000倍。
毫不夸张地说,在每一个消费者关注不到的细节上,沃尔沃都锱铢必较,坚守安全底线成为沃尔沃的品牌信仰。正因为有这种信仰,在纷繁复杂的行业竞争中,沃尔沃才能坚守自我,泰然处之。
当汽车行业迈进智能化时代,沃尔沃仍然认为物理安全永远是生命最后一道防线,面对行业智驾热潮,沃尔沃冷静谨慎,不急于求成推出高阶智驾,而是将组成智驾的每一项子功能做到稳定可靠。
随着时代发展,沃尔沃汽车的安全内涵也不断拓展,逐渐覆盖产品、服务、消费三大维度,由物理安全覆盖到情感安全。在沃尔沃看来,安全是一种长期保障,而不是一次性的承诺。沃尔沃正在做的,正是让用户在每个用车环节都能感受到这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