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港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恒生科技指数午后涨幅收窄。盘面上,医药股集体走高,煤炭股普涨。主流ETF方面,港股通汽车ETF(159323)、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小幅上涨。恒生科技成分股方面,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美的集团等领跌,小鹏汽车、网易、快手等领涨。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快速流入港股市场:其中南向资金3月共“扫货”1602.82亿港元,不仅连续第三个月净买额超千亿港元,同时也为历史第二高峰值记录,仅次于2021年1月(3106亿港元)。个股层面,科技、消费巨头获南向资金“爆买”:3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靠前的分别是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中国移动、快手、腾讯控股、美团、招商银行、比亚迪股份、紫金矿业、泡泡玛特,其中科技龙头阿里巴巴获净买入237.03亿港元,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获净买入10.74亿港元。
二季度尤其是4月,港股整体有望迎来内外资共振。随着关税担忧加剧,华尔街大行纷纷给出避险策略,港股或成外资避风港。其中摩根士丹利认为投资者应买入更多离岸中资股,因为对等关税对中国以外的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可能相对更大。此外,南向资金3月净买入额超1600亿港元,单月净买额历史第二,4月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倘若后续市场进一步定价国内广谱周期性复苏,南向资金有望进一步增配港股核心资产:1)DeepSeek 引领中国 AI 产业发展或持续推动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其中阿里、腾讯、小米等主要标的大多在港股;2)今年政策重点是提振消费、全面扩大内需,而港股集中了不少“稀缺性”新消费标的,国奢(老铺黄金)、国产美妆(毛戈平)、国潮(泡泡玛特)等众多新消费龙头股皆在港股上市。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近4400亿港元,如何一键配置港股科技公司?公开信息显示,恒生科技指数ETF(场内:513180;联接A/C:013402/013403)标的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软硬科技兼备,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等有望成为中国科技股“七巨头”。恒生科技指数代表了中国AI核心资产,长期有望高景气。
【港股相关ETF】
医药龙头——恒生医药ETF(159892)
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消费龙头——港股消费ETF(513230)
汽车龙头——港股通汽车ETF(159323)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